近日,上海的菜农遭遇了“卖菜难”。原来,上海市郊有卷心菜地3万多亩,但目前卷心菜的市场批发价每斤还不到0.2元,眼看着不少卷心菜就要烂在地里,让菜农头疼心更疼。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不得不在政务微博上呼吁市民“周末去买点卷心菜”。此举在网上赢得一片赞许,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化解农产品周期性滞销的热议。
盘点今年的涉农新闻,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每隔一段时间便有数量不小、品种多样的农产品滞销新闻见诸报端。农产品滞销、难销俨然成了一个时不时爆发的“周期病”。内蒙古的土豆,湖南的柑橘、海南的香蕉、山东的洋白菜、贵州的番茄……都曾“榜上有名”,让许多农民亏本又伤心。
如何有效化解农产品周期性滞销,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这恐怕还需在理清思路上做文章。
在种植思路上,要理性判断价格所折射的市场信息,从源头上规避风险。长期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少农户在种植思路上徘徊在“去年啥涨今年种啥”和“别人种啥我家种啥”之间。但是,由于价格只能反映一定区域或一段时间的供求关系且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滞后性,农户单纯依照上年市场的价格信息来决定次年的种植思路,再加上部分农户跟风种植,很容易导致某一区域内某一农产品产量过剩,进而出现滞销或价格畸低等现象。
一方面,农户要努力改变“只看田间,不看市场”的种植方式,积极通过网上查询、电话问询或专家咨询等形式,了解本地区农产品市场的相关情况,以便更科学地决定种什么、种多少;另一方面,各地农业相关部门也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主动为农户提供指导与帮助,在“该种什么”和“能种什么”上给农户多一些比较空间。
在营销思路上,要避免一家一户单枪匹马闯市场,通过“抱团”方式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多年来,单个农户既要种植、管理,又要收获、营销,势必杂而不专,多而不精。同时,由于单个农户产品有限,其议价和市场把握能力也有限,往往处于弱势。
但是,农户若能组成各类农业合作社,乃至以此为基础加入“农超对接”的行列,则能迎来另一幅景象。在农业合作社之下,农户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而“农超对接”的优势在于降低价格、提高质量、稳定产销,让农民增收。今年10月至12月,商务部、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国农超对接进万村”行动。不到3个月时间内,两部门共组织10家全国性连锁超市、209家地方性连锁超市和3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对接洽谈,达成了一批长期合作意向,协议采购量36万吨、采购额20亿元。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各类农业合作社的不断出现,“农超对接”范围的不断扩大,农产品与市场对接的渠道将更加顺畅,周期性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将持续缓解。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农民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创新销售方式,扩大销售半径。近日,成都菜农李学友便通过在微博上叫卖有机农产品而走红网络,从先前只有一户客户到现在每周采摘量达到200多斤,销售收入大幅增加。
当然,农产品周期性滞销问题的化解,还有赖于政府有关部门、农产品销售企业乃至媒体的多方引导、全力参与和大力关注。惟有如此,才能促成农产品货畅其流,农户回报稳定,广大群众“菜篮子”安全丰富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