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底,电影市场显得格外热闹,而同为文化消费市场之一的戏曲市场却略显冷清。除了几家有名的剧场,其他几乎都没怎么宣传造势。不久前召开的首都文艺界座谈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会长濮存昕直言,“很多戏曲名家一场的演出费用不足千元,可以说是少得可怜,靠票房完全养不起一位角儿。”
票房为何养不起角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破解这一问题?
记者走访了京城几家有名的专业戏剧院,发现各家虽然推出了低价票,但平均票价仍不算低。以梅兰芳大剧院即将推出的《盛世中华——名家名段大型新年京剧演唱会》为例,票价最低80元,最高达2000多元,而且低价票数量有限,很快便告售罄。另外,长安大戏院推出的精品演出,最高票价为2800元;其他一些小剧场,票价也大都在两三百元左右。可以说,一张戏曲票的平均票价往往是一张电影票价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戏曲票价不低,有名角参演的票价则还要更高一些。可见,造成总体票房不高的最直接原因并非票价低,而在于平均上座率不高。
那如何提高戏院的上座率?部分消费者认为,应进一步降低票价,以吸引更多观众。目前,愿到戏院看戏的多为中老年人,其中有很多是票友,由于低价票很难买到,票价动辄四五百元,往往令他们望而却步。一位老年票友告诉记者,她每月的退休金也就2000元左右,花掉四分之一的退休金去看一场早已烂熟于心的戏,“掰着指头算,怎么都不划算”。
为此,有学者建议:戏院降低票价,再由政府补贴,以低廉戏票吸引观众。但是,目前戏院众多,全靠政府补贴似乎并不现实;倘若选择性地补贴部分戏院,对于文化体制改革后同在文化市场上打拼的其他戏院又有失公允,也有违市场规则。因此,政府补贴不是最佳选择,弄不好还会破坏公平竞争环境,起到消极作用。
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相关院团继续深化改革。我国戏曲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涵丰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戏曲剧种约有360多个,传统剧目则数以万计。每个剧种的产生、发展都有其特定的“土壤”,都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密切相关。一些生命力较强的剧种无不是经过数代甚至数十代传承人的不断创新,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目前,我国各地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正在推进之中,其中大部分为地方戏曲院团,不少院团还承担着保护稀有特色小剧种的重任,他们同时面临稀有剧种人才队伍断档危机,传承人培养工作迫在眉睫,可由于剧团经费严重不足,剧目难以推陈出新,已很难吸引年轻观众……对于这些戏曲院团而言,不仅需要转企,而且需要改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显得更为紧迫了。改制解决的不仅是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让更多的戏曲院团学会如何面向观众、面向市场,从而使传统戏曲焕发新的生命力,让百姓喜爱的优秀剧种得到更好发展。在这方面,戏院不妨借鉴电影的运作模式,比如,整合各方力量、吸引社会资本,更加注重市场营销、建立专业运作团队,等等。国产电影近几年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
仅有电影市场的繁荣不足以形成整个文化演艺市场的繁荣。让观众欣赏到更多更优秀的演出,让更多深受观众喜爱的戏曲走出小戏台,让戏曲市场真正热闹起来。那时,戏曲票房又岂会再养不起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