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特色更特 让优势更优
金 晶

一线观察

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但其经济总量偏小,科技资源不足,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因此,能否抓住“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机遇,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成为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对海南而言,自主创新更需因地制宜。丰富的资源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人少地小的客观现实,要求海南开展自主创新、推广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都需要悉心规划,长远布局,把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用在“刀刃”上。对此,海南加强政策、资金、技术的集成运用,出台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并以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等为重点,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此外,由于海南在发展的同时长期注重生态保护,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多年来环境、大气、水体质量始终保持全国一流水平,良好的居住、工作环境也正成为海南吸引、留住国内高新技术企业、高端科技人才的一大“法宝”。

对海南而言,自主创新更应突出特色。海南有别于其他省份的主要特色在其热带气候条件,这使得热带资源相关领域的许多科学研究及成果成为海南“独有”。此外,因为管辖占全国海域面积三分之二的南海,海南之“特”还体现在“海”上。所以,让特色更特,让优势更优,海南自主创新完全可以做到彰显本色、扬长避短:如在热带特色农业方面,重点发展热带农业新品种开发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新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重点发展深海养殖、海洋油气资源深加工催化技术、海洋药物研发、海洋工程装备维修与制造新技术等。

对海南而言,自主创新更能“激活”后发优势。从全国范围内看,海南传统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体量小、基础弱,但在我国提出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海南获得了与国内发达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这一次,海南得以突破起点低、竞争力弱的约束,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有选择地及时跟进,步步为营,“杂交水稻制种超高产方法”、“PVC合金超滤膜”等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原始创新技术相继涌现。把握新技术革命机遇,自主创新会让海南更容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整体跨越。

人心思进,蓄势待发。“十二五”时期,海南提出了“创新驱动、引进集成、示范推广、跨越发展”的科技发展思路,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开展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不但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还提出推进新型工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相信海南今后会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招才引智,让自主创新成为其后发腾飞强而有力的翅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