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
全民义务植树:三十年 一幅画

“人人动手,年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一幅幅壮美的绿色画卷在中华大地徐徐铺开。

30年来,全国共有127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589亿株。据国家林业局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由30年前的12%增长到目前的20.36%,现有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蓄积量137亿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积6169万公顷,居世界首位。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持续双增长,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30年来,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推动下,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造林绿化之路。

推进生态建设的全民行动

30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对于动员社会各界投身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每逢植树季节,广大适龄公民主动参与植树行列,大江南北,一派植树造林的繁忙景象。各地造林绿化积极性空前高涨,各行业、各部门、各系统也积极投身到造林绿化中去。

在造林绿化实践中,各级政府积极探索义务植树与生态工程相结合之路,城乡绿化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成为义务植树的主战场,义务植树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义务植树还与森林经营、林权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改造和绿色家园创建等相结合,延伸主战场,拓展实现形式。

重庆实施“森林重庆”工程和“绿化长江、重庆行动”;福建实施“四绿”工程;江西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绿色北京”、“绿色江苏”、“绿色辽宁”,生态建设如火如荼。如今,福建、江西、湖南、浙江、海南5省森林覆盖率超过了50%,广东等17个省份森林覆盖率超过30%。

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了全民搞绿化、全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有力地推进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步入了快车道。”

种下的是树,生长的是精神

“种下的是树,生长的是精神,积淀的是文化。”这是一位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者写在留言册上的话。

贾治邦说,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开展义务植树,推进国土绿化,是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在促进生态改善的同时,还传播了生态文明的理念,进一步激发了全民植绿、爱绿、护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绿化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林木绿地养护、绿化宣传咨询、古树名木认建认养、“以资代劳”、捐款或购买碳汇……如今,人们参与义务植树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种树,其内容和途径在不断创新和拓展。

人们铭志于树,寄情于林,常常选择在生日、结婚、升学、参军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种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人大林、政协林、部长林、工会林、青年林、友谊林不断涌现。

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军营、绿色通道,如雨后春笋,扮亮生态家园。一块块绿地、一片片树林、一个个绿化基地,汇成绿色林海。

绿色运动的深入推进,促进了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树文化、花文化、竹文化、茶文化、湿地文化方兴未艾,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全国2580多个森林公园、200多个湿地公园、2000多个林业自然保护区,成为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基地。

30年来,我国涌现出以“林业英雄”马永顺,“治沙英雄”石光银、王有德,“大山之子”杨善洲等为代表的造林绿化先进人物,以内蒙古赤峰、甘肃庄浪、河北塞罕坝、山西右玉等为代表的造林绿化先进集体。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和鼓舞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造林绿化事业。

实现兴林富民的有效途径

如今,很多地方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民义务植树的基本要义。

目前,全国城市绿地面积达到213.43万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981年的10.1%提高到38.6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也由1981年的3.45平方米提高到11.18平方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绿色宜居环境的需求日趋强烈。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深入开展,不仅让森林上山,而且让森林进城、入村、进校园和厂区营区,改善了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生态建设带来的福祉。

林改也极大地激发了林农的造林热情。在山区、农村,造林绿化还大量栽种了果树等经济林,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贾治邦说,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脆弱。我国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可以说,生态差距依然是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生态建设依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任务。

我国生态建设形势依然严峻,造林绿化任重道远。正如义务植树的倡导者邓小平所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