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全国十分之一耕地生产全国四分之一商品粮
黑龙江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跃全国首位
记者倪伟龄

本报哈尔滨12月12日电 记者倪伟龄报道:12月12日,黑龙江省公布国家统计局最新调查数据,全省粮食生产喜获特大丰收,继去年跨越千亿斤台阶之后,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1114.1亿斤,比上年增加111.5亿斤,增长率高达11.1%,成为我国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省份。

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9.8%;粮食增产量占全国总增量的22.5%,连续4年保持每年100亿斤以上的增长幅度,实现“八连增”。黑龙江省用占全国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全国四分之一的商品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黑龙江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得益于黑龙江省大力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巩固提升工程”,全省各部门把农业生产作为经济发展第一要务全力组织推进。二是得益于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今年,全省按照“增水稻、扩玉米、调大豆”的总要求,水稻、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6.4%、6.4%和5.0%。由此,全省增产粮食31.1亿斤,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27.9%。三是得益于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全省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村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8000万亩。全省还加快5大粮食作物10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应用,5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面积达8503万亩,比上年增加1377万亩,覆盖全省所有县(市)。春播期全省大修水利工程,也进一步增强了水资源调控保障能力。四是得益于大农垦引领及农业合作组织作用。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现代化大农业综合示范区,农垦各管局及农场加强与各市县对接,积极推动场县合作共建,今年农垦在农村代耕、代种、代收等“三代”面积达4052万亩,比去年增长26.6%。垦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达1.8万户,全省投建千万元以上的合作社558个,并配备了国际最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农机装备。目前,农机合作社辐射全省1170个村屯,辐射总耕地面积2750万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