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者积极评价本报“中小企业调研行”报道——
发挥主流舆论优势 帮扶中小企业成长

10月下旬以来,本报派出3个调研组,对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福建省的部分中小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困难不尽相同,但并没有出现所谓“倒闭潮”,中小企业的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报道受到读者好评。

真实传递企业心声

作为主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引和公共服务的政府工作者,我们时刻关注中小企业的情况和发展态势,特别是要对中小企业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突出困难作出及时反应。经济日报“中小企业调研行”通过深入采访、全面调查,展示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福建省等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真实传递了中小企业的心声,也从媒体角度解读了基层政府的政策,对反映企业诉求,理性引导社会舆论,促进政府科学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小企业调研行·珠三角篇”介绍了东莞、中山等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这些做法有效帮助了当地中小企业缓解生产经营困难,相信对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政策也具有借鉴意义。此外,这些做法与广东省中小企业工作的核心思想——始终做好政府综合服务,重点缓解融资困难,抓住机遇转型升级是一致的,这对坚定政策推行的决心、增强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中小企业生存压力变大所带来的挑战,同样也是机会,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在政府层面,核心在于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公平竞争。今年,国家不但重新修订了中小企业的划型标准,还出台了“国九条”,从财税、金融方面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实实在在地为中小企业减负。在企业层面,关键在于善用危机的“倒逼”机制。除了寻求政府的帮助外,企业自身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才是真正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主要因素。另外值得提醒的是,部分中小企业平时只顾“埋头干活,不注意抬头看路”,企业只有了解宏观经济趋势,研究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法规,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才能更快地做大做强。可以预见,通过政府、企业等多方努力,中小企业的发展会更充分、更有信心。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 杨冬梅)

理性引导社会舆论

在进行深入、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写出真实、准确的报道,是一个严肃和负责任的媒体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我亲身接触了经济日报中小企业福建调研团队,他们调研很深入,不仅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还不失时机地给企业家们介绍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大家在一起既是工作调研,更是学习交流。这样的工作态度和方法,真正体现了“走转改”活动的精神。

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厦门中小企业出现大面积倒闭,财政税收锐减,这让我们主管部门十分无奈。现实情况是1到10月份厦门中小企业确实出现了经营困难,主要表现营业利润同比大幅降低,但营业收入和企业数同比仍在快速增长。即使有困难,也多半是暂时性和周期性的,从监测的256家成长型企业看,在经过半年库存消化期后,7月份以后企业经营利润就呈逐月回升的走势。

如何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创新思路。中小企业的服务力量不足,资源有限,可能是全国各地的共性难题。厦门的中小微企业约17万家,而我们工作人员仅有几个人,资金仅1400万元。我们创新地将资金用于银行奖励贷款、管理层培训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建立“厦门中小在线网”,通过信息化手段扩展服务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政策上,提倡“放水养鱼”,对小微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全面减税。因为这些企业利润微薄,最不能抵御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这些企业也是解决就业的主体。此外,舆论氛围也很重要。要鼓励全社会都重视中小民营企业,帮助它们成长。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面对社会热点,新闻媒体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盲目炒作。只有通过深入采访、客观真实全面准确地进行报道,才能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才能理性引导社会舆论,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经营者的信心。这不仅是新闻媒体的使命,也是全社会的希望。

(福建省厦门市经发局企业处 罗晓芹)

给中小企业更多温暖

经济日报记者在各地走访了54家中小企业,深入车间、仓库、设计室等基层一线,获得大量鲜活的资料,报道既认真细致盘点了中小企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又科学理性地得出了相关结论;既从经济理论上进行严谨分析,又介绍了可学的实践经验,还用大量翔实的个案报道作为例证。更为重要的是,为社会各界澄清了对中小企业的模糊认识,提振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信心。

这组报道让我想起了世界著名新闻人约瑟夫·普利策的话:“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经济日报坚守舆论阵地,紧扣服务经济社会的工作,用负责任的宣传报道,传递了一种客观、理性的公信力和感染力。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要给它们更多的“温暖”:一是要给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温暖”,指导它们开展资本运营,进行产业链条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与市场利用,通过转型升级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要给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自主创新方面的“温暖”,引导它们向“精、专、特、新”方向发展;三是要给中小企业政策支持、市场环境和社会服务体系方面的“温暖”,清除制度性障碍,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创新,营造尊重创业创新,崇尚公平公正和社会诚信的环境……在这当中,新闻媒体也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温暖”中小企业。比如反映它们各方面的真实信息,在长期关注的基础上作出预警、预测,特别是在它们遇到突发事件、复杂问题和发展危机时,新闻媒体更应主动策划,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带着深厚的感情走进企业一线,为它们出谋划策,帮助中小企业早点走出困境,走向春天!

(浙江省龙游县委 欧阳锡龙)

提升素质练好内功

作为对社会负责任的媒体,经济日报自10月下旬以来及时组织记者深入调研采访,以大量事实,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小企业运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准确地传达出了市场信息,正确地引导了社会舆论。作为从事经济金融研究的银行从业人员,在看了有关“中小企业调研行”系列报道后,笔者也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经济日报的调研表明,目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省中小企业总体运行发展情况依旧比较乐观。笔者对此表示认同。当前我国并没有出现中小企业因大面积资金链断裂而停产歇业,全社会不必产生过多忧虑,更不应失去信心。笔者一直极为关注我国中小企业运行发展,在持续的研究中发现,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发展能力受制等的确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但正如经济日报调研所反映的一样,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其中带有共性的问题是融资难,这需要引起重视。查找原因,最关键的是企业自身的素质不强。

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运行发展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对中小企业而言,最根本的是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重点在于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扎实开展技术创新、切实优化管理、不断提升抗风险能力,进而培育出能够吸引银行信贷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的融资能力。对政府而言,既要优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出台产业、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又要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缩短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中型企业的过程。对金融机构而言,应树立起主动培育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识,开发新的信贷产品和服务,相伴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分享企业发展价值。

(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达州分行 郑年孝)

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经济日报对珠三角、长三角和福建省等地的调研报告澄清了中小企业“倒闭潮”传言,同时,真实反映了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成本上升、税负重、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当前,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例如,中部湖南省16.2万户中小企业亦有60%以上存在结构调整难、资金融通难、技术革新难及用工荒、高成本、高税负等问题。笔者认为,中小企业突围应跳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窠臼,构建制度层面及战略上的长效机制。

中小企业当前的困难与自身经营弊端分不开,一些企业的“造血”机能存在障碍。应打破家族管理模式,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股份制改造;加大人才培养和企业家意识培育力度,增强企业人文关怀和凝聚力,克服冒险经营行为发生;加快企业转型和产品升级步伐,树立国际品牌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

各级各地政府对中小企业实施了积极帮扶政策,当前应确保各项财税及产业政策落地生根,尽快出台“新36条”和“国九条”实施细则,消除中小企业发展的“弹簧门”和“玻璃门”;切实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除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外,建议对转型升级产品实行长期税收减免优惠;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名优产品保护、信用保险制度等立法建设,确保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从报道中我们看出,银行部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创新了信贷管理模式。当前应建立有效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快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和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规范化;大胆创新贷款方式,扩大担保抵押物权范围,解决抵押物不足困难。此外,降低资本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

(湖南省怀化市银监分局 莫开伟)

“中小企业调研行” 系列报道相关版面

1. 中小企业运行总体保持良好平稳发展态势(11月17日) 一版

2. 风雨中向前行——我国中小企业聚集区生存状况扫描(11月17日) 六版、七版

3. 中小企业调研行·珠三角篇(11月21日) 九版

4. 中小企业调研行·长三角篇(11月22日) 八版

5. 中小企业调研行·福建篇(11月23日) 十一版

6. 中小企业调研行专版(11月24日) 九版

7. 中小企业调研行专版(11月25日) 十四版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