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强制度建设 保障有序竞争
——访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
本报记者 赵晓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年来,中国银行业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如何看待外资银行进入和中资银行“走出去”?就人们关心的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

记者: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外资银行带来哪些发展机遇,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

王兆星: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相比,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取得积极进步,机构布局、经营规模、客户对象和服务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已成为中国银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市场参与者。

记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银行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王兆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中资银行引入国外银行业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为中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开展竞争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二是为中资银行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向中资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制度环境。

记者:有观点认为,在银行业对外开放方面,中外资银行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中资银行进入国际市场仍有制约。对此,您如何评价?

王兆星:对外资银行进入和中资银行“走出去”应进行客观、深入地分析。一方面,外资银行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给中资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积极变化。银监会在WTO框架下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和在中国境内的经营行为。这些制度建设及其实施过程,体现了“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战略方针,强化了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准入监管和持续监管,有力地维护了银行业稳定,保障了中外银行业平等、有序竞争。

另一方面,银监会在坚持审慎监管的同时,支持具备一定实力、具有良好风险管控经验的商业银行,在科学评估、审慎决策的基础上有步骤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通过并购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今后,银监会将继续加强与境外监管机构的双边和国际合作,密切关注国外金融市场发展动态,完善并表监管和跨境监管,严控金融风险的跨境渗透,促进中资银行在海外的稳健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