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广州市区一路往北,行百余公里,就到了广东清远市清新县的禾云镇。
别看这一路只有100来公里,却是从珠三角这一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来到了封闭落后堪比西部的粤北山区。车出广州不远,公路两边就已是峰峦叠嶂。越往北行,山越深,林越密,目力所及处,厂房渐少,炊烟渐起,悄然间就从繁华的“世界工厂”来到了静谧的“诗意田园”。
禾云镇上,几栋楼房正在施工,路边一家新装修的饭馆,看起来生意很火。“两年前,镇上要找一家饭馆吃饭都很难,因为这里离县城35公里,几乎没有外来的客人,没有需求。”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园管委会主任周剑华说,现在,他们这个由佛山市禅城区和清新县共建的产业转移园就在禾云镇边上,18家陶瓷企业入驻,让禾云镇一下子热闹起来。
广东新一派建材有限公司2009年10月投资佛山禅城(清新)产业转移园,2010年10月3条从意大利引进的陶瓷生产线就投产了,今年还将有2条生产线竣工。“园区整体规划、配套设施都是佛山的老厂区不能比的,公司决定在这里投资18条生产线,囊括建材陶瓷的各类产品。”公司总经理助理关伟灿介绍说,目前他们已经完成投资将近5亿元。
在新一派公司的陶瓷生产车间,密封的生产线上几乎看不到灰尘,全自动的生产线上,工人只需在一旁抽检即可,劳动强度不高。“原来到车间,我们都不敢穿皮鞋。”关伟灿说,穿着锃亮的皮鞋进车间,几分钟就能蒙上厚厚一层灰,“现在的生产线装备水平都是国际一流的,连污水都不外排,实现了循环使用。”
几年前,谁也想不到这样的企业能来到清新县投资。2007年,这个有着70万人口的县GDP才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200亿元。而到2011年,仅禾云镇上这个产业转移园,前三季度就实现产值39.5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达442亿元。
企业进驻,还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周剑华介绍说,目前园区已经竣工投产的企业8家,招聘工人4035人,其中广东本省工人2762人,清远本市工人1648人。
清新县的变化,来自广东实施的“双转移”战略。广东省经信委主任杨建初介绍说,2008年5月,为应对科学发展难题、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广东果断实施“双转移”战略,着力推进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加快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转移,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实现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有机结合。
这一战略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珠三角的资金、人力、资源等各项生产要素加速向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集聚,腾出空间的珠三角地区加快转型升级,赢得投资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快发展,整体上促进了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转型升级加速
珠三角各市一方面“腾笼换鸟”,推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转移,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筑巢引凤”,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双转移”是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
“对珠三角地区来说,实施‘双转移’战略是一个‘腾笼换鸟’和‘筑巢引凤’同时进行的过程。”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吴超林教授说,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珠三角地区产业和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压力与成本压力,产业横向转移和纵向升级成为该地区产业突围的现实选择。
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珠三角各市一方面积极推动“腾笼换鸟”,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劳动密集型等低端产业转移,腾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着力于“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腾挪之间,珠三角地区转型升级的步伐大大加快。
广东省经信委提供的资料显示,珠三角3年来累计淘汰关停企业72201家,平均投资额83万元;新引进企业14670家,平均投资额7044万元,为前者的84倍。新引进项目中,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占55%,世界500强企业43家,投资额达302.64亿元,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同时,珠三角约有6000家企业转移出去,拓展了发展空间。
2010年珠三角核心区6市的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6.2%,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8%,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4%。先进制造业占GDP比重较2009年提高2.2个百分点,高端设备制造业占GDP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
产业转移的结构调整效应提升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层次。珠三角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增加值比重已由2007年底的75.9%降至2010年的72.8%;产业重化工化、大型化、现代化趋势明显,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从2007年的58.4%上升到2010年的60.6%;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也由2007年的10.33万元/人提高到2010年的13.48万元/人,增幅达30.6%;第三产业占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
“珠三角6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明显得到了优化,经济发展逐步摆脱了对劳动力数量增长的依赖。”杨建初说,表现最典型的东莞市2009年、2010年人均GDP增速分别高于GDP增速4.7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标志着依靠劳动力数量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悄然成为历史。
空间布局优化
通过“双转移”,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转入地通过产业园区集聚要素,加快培育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双转移”是一个优化布局的过程。
“‘双转移’战略优化了产业区域空间布局,强化了要素集聚的广度与深度,加速了转入地主导产业的成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细康研究员说,空间布局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双转移”,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有效;二是转入地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培育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不断强化要素集聚。
杨建初介绍说,目前,广东已建成36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覆盖了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以及珠三角边缘地区的15个地市。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吸引各类项目3099个,总投资额7314亿元,建成项目1517个,总投资额1627亿元,形成了9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随着“双转移”战略深入实施,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实现“整体崛起”,原本相对欠发达的区域开始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0年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479亿元,同比增长40.3%,是全省平均增速的2.3倍。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产值2355.3亿元、税收96.38亿元。
在产业转移园的强势带动下,2009年,粤东和粤北山区工业分别增长12.8%和12.2%,增幅分别高于广东全省3.2个和3个百分点。2010年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GDP分别增长15.0%、14.2%、13.7%,比广东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2.6个、1.8个、1.3个百分点,占广东全省的比重由20.2%提高到21.0%。
“产业转移工业园已成为转入地和后发地区的重要增长极,推动和引领着外围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提高外围地区产业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区的工业化和摆脱‘贫困陷阱’发挥着重要作用。”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志铭教授说。
“双转移”战略的实施改变了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流向,优化了劳动力的空间配置结构。从劳动力来源看,2010年,广东本省农民工比2007年净增加248万人。从劳动力去向看,2010年珠三角地区(不包括穗深两地)的劳动力比2007年减少122万人,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分别增加12万人、1.5万人、25万人,珠三角地区劳动力过于密集的态势正得到缓解。
制度创新探索
无论是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还是竞争性扶持、差别化激励的财政扶持政策,都提高了各地各园区比学赶超的积极性,也向社会各界传递了“双转移”战略的政策信息
“双转移”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
“产业转移虽然有利于全省、全国整体利益,但至少在短期内会影响转出地的GDP增长和税收增长。如果不能承认转出地的合理利益,并建立适当的制度保证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产业转移就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吴超林说。
杨建初介绍说,在实施“双转移”战略过程中,广东一方面明确规定珠三角地区政府每年在新增财政收入或一般预算安排中安排不少于1亿元资金用于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另一方面创建了合作共建模式,并将其作为未来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的重要方向。
“这种模式是由珠三角发达地区在欠发达地区选定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区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互利共赢的‘双主体’园区建设发展,管理、开发由转出地主导,保障、服务由转入地主导。”杨建初说,产业转入地和转出地政府签署了双边协议,就产业转移后的相关税收分享、利益分配等作出了安排。
推动产业转移,无论是产业转移园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实行必要的优惠政策,都需要相当的财政投入。由于转入地财力薄弱,必须通过上级财政各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来突破财政投入的瓶颈。广东创造性地采取了竞争性扶持、差别化激励的财政扶持政策。
“在财政扶持资金运用上,我们避免撒胡椒面,而是择优选取一批发展较快、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园区作为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展重点扶持。”杨建初说。
广东省设立了75亿元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定向扶持13个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加快发展;设立8亿元专业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竞争性扶持资金,对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前景良好的8个园区给予专项扶持;开展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工作,对获得优秀等次的园区予以资金和用地指标奖励;以“扶优扶强”为政策导向,公开遴选10个产业转移重点园区,集中政策、资金、土地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先扶持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加快发展。
“无论是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还是竞争性扶持、差别化激励的财政扶持政策,都提高了各地各园区比学赶超的积极性,形成了在合作中竞争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向社会各界传递了广东‘双转移’战略的政策信息,争取多方力量加大对‘双转移’工作的支持。”赵细康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