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上列车的除冰之旅
本报记者 薛海燕 通讯员 王 蒲 殷 伟

11月30日,是南京客运段泰州至哈尔滨T157次列车一组出乘的日子。

列车长秦海光在家中通过电脑查看天气预报,关注远在几千里外的东北地区的天气状况,并通过手机向班组乘务员发出短信,提醒大家做好寒流应对准备。“我们这趟车虽然是空调车,但运行在气候恶劣、温差很大的东北地区,还是要充分做好应对措施。”秦海光说。

15时,秦海光提前2个半小时来到车队,组织乘务员开小班会,布置任务,围绕列车防寒预案提前准备。副班车长徐禄荣则来到备品室,领取装有电吹风、橡胶垫等物品的备品包。

17时25分,列车满员正点从泰州出发。车越驶越远,天气也越来越冷。由于车内外温差大,车厢连接处的水汽凝成水珠往下滴,导致连接处潮湿,旅客容易滑倒。秦海光及时通过对讲机提醒各车厢乘务员,对列车风挡连接处的积水进行清理,带领安全员分发防滑垫,防止旅客滑倒,并用他们自己发明的防寒垫,盖在下水道的地漏上,阻止冷风倒灌。

12月1日凌晨3时,列车在冰封的北国穿行。此时,不少车厢集便式厕所的集便口被冻住。在6号车厢,乘务员郑静拎来一大桶开水,顺着便池慢慢往下倒,狭小的厕所内顿时弥漫着让人反胃的气味。“我在这趟车已经工作5年了,记得刚上班的时候这味道熏得我差点把五脏六腑都吐出来,不过现在习惯了。”郑静边说边蹲在便池边,用一个塑料碗把刚才倒进去已经变凉的水舀进另一个桶里,脏水溅到了她手上,她也顾不得擦,又拎来一大桶热水继续往下倒。大约过了10多分钟,厕所终于通了。

当天14时30分,列车即将驶抵沈阳车站。此时,全列车门的滑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作为“除冰”小分队成员的马思栋等4位休班乘务员提前1小时起床,迅速着手处理。他们两人一组,趴在地板上用电吹风把堵塞拉门滑道上的冰吹化,用抹布擦干,并用铁丝把滑道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列车到达沈阳站后,所有车门都顺利打开了。站台上,“除冰”小分队又拿来木棒,快步跑到列车下水道口,一人手扶、一人用棍子敲打冰柱。接着,他们又用滚烫的开水浇注下水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疏通开一个,接着再疏通下一个。

12月2日16时53分,列车由南向北运行2563公里,乘务员克服20多摄氏度的温差,精心服务旅客,保证了列车顺利到达终点站。稍作休息后,乘务员们又要迎来返程的旅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