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在历经一年的调研后上调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评级,同时下调了多家欧美大银行的评级,表面上看也许只是一家之言,但却在国际上引发热烈的反响。原因就在于,在人们极其关注欧债问题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这份研究报告披露了部分欧美银行深陷流动性短缺和融资成本高昂的泥潭的现实处境,这也是欧美6大央行联手紧急救市的根本原因,可谓切中要害。而同时,中国银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前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赞誉和肯定。正如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谈到的那样,上调评级是对中国银行稳健的经营业绩、国际化竞争优势、多元化经营水平及拓展人民币业务战略的肯定,评级上调将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中国银行市场整体影响力。经过此次评级调整,几家中资银行的评级事实上已经高于不少欧美大银行。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银行机构现在之所以享受到了较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完全是因为我国银行业整体水平在这些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竞争实力大大增强了,我们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多地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一些国外媒体就此评论说,中国的银行评级被上调,凸显了过去10多年来中国对于国有银行的改造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因此,长期信用评级上调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从今年7月份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11年全球最大1000家银行”排行看,中国就有3家银行跻身全球10大银行之列,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排名也从去年的第28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4位。在盈利方面,工商银行去年的盈利高达325亿美元,位列全球之首,成为全球盈利最多的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去年净利润多达264亿美元,盈利能力全球排名第二。所以说,中国的银行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盈利能力上看都丝毫不逊色于国外的大银行。这就是硬实力,也是中国的银行参与全球竞争的看家本钱!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银行业在提高服务、开发新产品、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开拓国际业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那么,标普为什么在当前敏感情况下下调众多欧美银行的评级?
最新的报道揭示了当前欧洲银行的危险境地。福布斯杂志发表文章说,欧洲的银行,尤其是法国银行严重依赖货币拆借批发市场。目前看来,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银行业出现融资困难是不争的事实。有资料显示,欧洲银行的5年期CDS(信用违约互换)在日前达到最高峰。其中,债务问题严重国家的银行CDS费率最高,其后就是法国和英国的4家大型银行。随着欧洲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屡屡被下调,欧洲银行业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
正是随着欧债危机的蔓延恶化,全球各大银行,甚至是欧洲央行的信誉也一点点被侵蚀掉。现在,人们都在期望欧洲央行下决心干预,市场期望值也很高:比如延长银行贷款期限、购买国债、再次降息,甚至定向宽松,欧洲央行可以做的事不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欧洲银行业面临的流动性紧缺的困境以及债务危机国的融资压力。但是,制度性障碍却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
诚然,包括标普在内的世界各大评级机构的评判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从这些评级机构的研究成果上,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难,看出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联合国最新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在2011年将明显放缓,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再次衰退的风险正在加大,并将拖累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报告认为,2012年将是世界经济继续低速增长或是重新陷入衰退的关键一年。
外部环境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中国银行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却是可以期待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同样需要中国。所以,中国银行业的评级上调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