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铜鼓山歌艺术节缘何落户河池
本报记者 童 政 周骁骏

第十二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将于12月9日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举办。在河池这样经济欠发达、基础薄弱的革命老区,通过11年不懈努力打造出一台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桂林山水旅游节齐名的广西3大艺术节,荣膺“2011中国十大品牌节庆”。河池市是如何做到的?

河池市市长何辛幸认为,铜鼓山歌艺术节的成功首先植根于河池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神奇的自然环境。河池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素有“世界铜鼓之乡”和“歌仙刘三姐故乡”的美誉。河池铜鼓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为了弘扬河池市红水河文化(以铜鼓文化为代表)和刘三姐文化(以山歌文化为代表),早在1999年,当时的中共河池地委、河池地区行署决定举办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每年举行1次,由全地区11个县(市)区轮流承办。

“由各县(市)区轮流承办是铜鼓山歌艺术节有利于发挥每个地方的文化特色,也是艺术节常办常新的机制所在。11届艺术节举办下来,就吸收了11个县(市)区的不同文化营养和创新元素,越办越精彩。”河池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黎丽说。

除了机制的保障,在内容方面河池市也下足了功夫。11年间,每年的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尤其是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集思想性、民族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每台晚会都有一个极富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主题;另外,每届艺术节还安排了专业舞台艺术作品会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歌舞展演、山歌比赛、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等,成为全市各类文艺作品的展示平台,极大地调动了本地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连续11届河池铜鼓山歌艺术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对宣传河池、扩大河池的知名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还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了艺术精品的生产,带动了经贸和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何辛幸说。

据了解,从第十二届铜鼓山歌艺术节开始,河池市还将引入市场运作机制,推进艺术节系列产品的开发,并采取申办与轮办相结合的形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