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内需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下)
□ 本报记者 林火灿 黄晓芳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十分复杂,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有关专家表示,“十二五”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从解决对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结构性问题入手,在为当前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

当前我国消费仍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增速有所回落,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内需,使内需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我国人口多,幅员广,扩大内需有很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投资占较大比重。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外贸出口额达到12016.7亿美元,首次超过德国,跃居全球首位。2010年,我国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但外需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过度依赖外需市场,将增加我国经济运行的风险。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来看,投资对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难以持续。

因此,必须在稳定和拓展外需的同时,着力增强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3%,增速与上年相比有所回落。

“当前我国消费仍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随着部分刺激消费政策到期,增速有所放缓,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主任林江表示,必须尽快实现从过度依赖外需市场转向继续扩大外需但主要依靠内需,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转向主要依靠消费。当前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就业,增加劳动报酬;加快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培育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化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拓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的新空间。

大力发展三产是产业

调整的关键

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比如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不协调,且有不断失衡趋势。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46.8%,比上年上升了0.5%,第三产业占比为43.1%,比上年下降0.2%。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5年内要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4%。目前,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义平表示,服务业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为此,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应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物流、商务、金融、保险、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将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拉长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增长点,使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

当前,我国不少传统产业能源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我国节能减排形势有反复苗头,对此不可忽视,放任自流。应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通过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继续实施重点节能工程,鼓励企业大规模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考核,推动传统产业清洁生产。

根据相关规划,我国将加快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专家表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扩内需的动力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工业化必然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又将推动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扩大内需,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城镇化。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相比仍明显滞后,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较为缓慢,城镇化速度与质量严重不协调,严重制约了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会随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这意味着城镇化带来的经济增长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城镇化建设必然会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动力,居民的消费水平将稳步增加,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投资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在这个关键时期,必须把握好城镇化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机遇,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推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为今后几年的发展做一些打基础、谋长远的事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经济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保证,只有下大力气调整经济结构,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更多报道见六版)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