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源优势对接人才优势
胡文鹏

对内蒙古自治区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其经济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重要优势。但相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区位,内蒙古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明显欠缺。要将内蒙古的资源优势更加充分、高效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必须让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对接,吸引汇聚更多的自主创新人才。

实现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对接,是内蒙古自主创新的现实选择。内蒙古煤炭探明储量和远景储量均居全国第二位,矿产储量潜在价值达13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稀土探明储量更是占全国的97%……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内蒙古国民生产总值长期徘徊在中间位置。这与内蒙古人力资源相对缺乏,技术革新相对落后,潜在的经济优势远未发挥出来有着莫大的关系。

实现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对接,是内蒙古自主创新的最佳选择。近年来,内蒙古在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端科研机构设立、高精尖技术突破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由于本土人才培养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整体来看内蒙古人力资源依然存在着整体缺乏、相对薄弱、分布不均等现象。因此,构建“培养、引进、吸收”三位一体的人才资源体系,以培养本土人才为战略目标,以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要手段,以吸收一切优秀社会智力资源为有益补充,打造与内蒙古资源优势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库,是当下内蒙古实现跨越发展的最优方案。

实现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对接,更是内蒙古自主创新的自觉选择。近年来,内蒙古结合自身在煤化工、冶金、稀土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牧业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在打造人才成长平台上下功夫,在营造人才成才氛围上花心思,在创新引进高端人才机制上动脑筋,不断培养和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为内蒙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保证。

“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内蒙古以优势资源开发为重点,实施重大科技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建立虚拟研究院和科学顾问委员会等,实现了对远在千里之外的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前沿研究成果的充分利用。2010年,内蒙古又大力推行“草原英才”工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引进高端人才325人,培养本土高层次人才335人,提高了相关领域的科研实力和资源转化的水平。此外,内蒙古还在北京设立京蒙高科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这是国内首个由政府设立的异地孵化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