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本报讯 记者黄平、通讯员康信茂 罗松报道:11月25日,地处浙南山区的龙泉市下樟村康庄公路正式通车。这条长3.95公里、总投资574万元的村级公路是浙江省实施通村公路建设奋战8年以来完成的最后一条通村公路,也标志着浙江全省有条件的行政村由此全部通上了等级公路。

在浙江省农村公路工作总结表彰会议上,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夏宝龙说,浙江要率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交通建设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为此,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多份有关推进通村公路建设指导性文件,全省通村公路建设省补资金路基路面合计每公里分别达到29万元、33万元,景宁畲族自治县每公里达到了41万元。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告诉记者,2003年以来,浙江开展了以通乡、通村公路为重点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经过8年努力,通村公路建设目标如期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和运输事业得到长足进步,农村交通面貌焕然一新。据统计,2003年至2010年,全省累计建成新改建通乡、通村及联网公路8.3万公里,累计完成总投资329亿元,全省所有乡镇和具备建路条件的行政村通上了等级公路并实现了路面硬化,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由2002年底的57.7%提高到了99.5%,路面硬化率由2002年底的48%提高到了99.5%。农村客运物流迅猛发展,全省农村客运班车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1.6%,农民群众享受到了与城里人相似的公交出行服务。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浙江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实施以“消除隐患、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消除了一大批重点路段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农村公路网的安全性和综合服务水平。

农村通乡、通村及联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明显改善了浙江农村交通环境和农村公路的网络结构,促进城市基础资源设施向农村延伸流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推进了浙江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