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县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优化经济环境促经济发展
——安徽省宁国市发展县域经济纪实
图为安徽恩龙集团投资建设的树木博览园。 余海舟摄

编者按 宁国市是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山区县之一,经济较为发达,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均已超过50%,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地区水平,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提升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历史节点和形势下,宁国市坚持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转型,探索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宁国市的探索,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山区县市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宁国市是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之一,位居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区。该市围绕着“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的发展定位,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由工业化、城镇化驱动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驱动转变,走上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2010年,宁国市工业化率、城镇化率超过50%,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森林覆盖率超过75%,已达到中上等收入地区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具备了更加稳固的基础。

构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宁国市是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宁国市推行生态优先的理念,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让产业符合主体功能区定位,污染物排放量满足环境功能区的达标要求。

2009年,宁国市率先在安徽省实施了县域生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全市划分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高新产业区和商务文化区四个主体功能区,构筑起了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围绕主体功能区规划,形成了以主城区为核心,南山河沥高新技术园区、港口生态工业园区、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支撑的产业布局,工业发展的总体空间被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保证了工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宁国市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不同地域的发展定位,以不同导向指导乡镇(街道)科学发展,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发展、转变转型、环境友好、民生改善以及安全生产、综治、党建等其他工作内容。

在青龙乡龙阁村,正在建设中的民间饮食坊,将用来展示当地的民间饮食文化。该村地处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此外,村民依托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种植毛竹和茶叶。由于收入渠道多,这里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多元,而青龙乡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60多万元。“穷乡富民”是这里最真实的写照。但是,青龙乡党工委书记彭小强对此很释怀,因为他们乡属于生态旅游区,不能发展工业,也就没有更多的财政收入。市里也不以GDP增长多少来考核他的政绩,他们乡的财政收入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

建设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安徽恩龙集团投资建设的树木博览园内,站在凉亭上极目远眺,山峦起伏,苗木葱茏。这里种有红豆杉、银杏、桂花等名贵珍稀树木,在苗木间的空地上,是一畦畦规划整齐的菜园。据介绍,这里是宁国市生态观光农业又一精品景区,将依托高科技林业,利用园区珍稀树木的规模性、稀有性与生态性特色,发展会议旅游、森林休闲度假旅游、森林生态文化体验旅游、林业科技科普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正成为宁国县域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强大的驱动力。

宁国市工业化起步较早,产业基础雄厚,但三次产业比重失调,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主要是汽车橡胶零部件、耐磨铸件、灯具电容器等三大传统产业,三大产业占规模工业总量的55%,农业、服务业较为薄弱。近年来,宁国市持续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构建具有宁国特色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重点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以创意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目前,三大传统产业的比重下降到了51%。

为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宁国市建立创新驱动机制,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对鼓励类产业从财税政策、项目准入、土地供应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对限制类产业,严格控制其规模扩张,限期进行技术改造和搬迁异地集中治理;制定地方补贴和奖励政策,建立淘汰产业退出机制。现在,宁国市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全省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宁国市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和转型主体作用,引导企业上市,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宁国市在海内外资本市场成功上市的企业达到5家,还有五星、恩龙等34家后备上市企业,形成了证券市场的“宁国板块”。通过资本市场培育出了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提升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引导企业参与生态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大好事。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宁国市形成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20.1亿元。今年上半年宁国市累计投入2.5亿元,扎实推进45项民生工程,让市民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投资生态建设就是关注民生。我们要让市民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到放心的食品。”宁国市委书记孙正东对记者说。

生态建设资金问题仍然是饶不开的话题。宁国市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受益者补偿”原则,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农业旅游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与生态保护挂钩的激励型财政转移支付机制。2010年度财政安排生态补偿专项资金300万元,并逐年提高。大力开展生态修复,通过农机补贴、技术培训等形式,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两年来,宁国市用于生态修复的各类资金累计达到5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强化项目准入监管。近5年,共拒批污染项目116个,关停高排放企业12家,取缔非法生产线7条。

与此同时,宁国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导向,引导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形成生态投入的“杠杆效应”,保证生态建设所需的资金。

安徽太阳禽业公司与河沥溪街道长虹村合作,投资近3亿元共同实施了畈村水库上游营盘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组合当地自然条件,配套建设高级酒店、养生会所、山地拓展训练中心、道教文化中心等项目。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创业。农民到公司务工,人均务工年收入超过1.5万元,他们还通过经营农家乐增加经营性收入。

目前,宁国市已经形成先富带后富、扶贫帮困、服务社会的良好氛围,较好地处理了社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关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更加浓厚。这为宁国市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