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各地采访工业发展,亮点往往在开发区。不过在浙江,当地人的兴奋点已经转向产业集聚区了。
2010年,浙江在三大产业带(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形成的重点开发区块上,规划布局了14个产业集聚区,推进有序、高效集约开发,为引进和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提供空间载体。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这14个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浙江集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大平台,正引领浙江经济在更高层次实现嬗变。仅今年前8个月,14个产业集聚区就完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310亿元,完成产业项目投资640亿元。
浙江为什么要建设产业集聚区?当地人的答案是浙江经济发展需要“三个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新空间,优化区域开发格局需要新抓手,培育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需要新平台。从开发区到产业集聚区,名称变化的背后是浙江发展理念的提升,也是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
我国于1984年开始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后又陆续批准设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各地还大量设立工业园区,形成了形态多样、功能互补、竞相发展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格局。许多城市通过建设开发区,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实现了经济的跳跃性增长。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部分开发区由于空间布局不合理、项目引进不科学、体制机制不创新,遭遇了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缺乏发展的空间。这个时候,产业集聚区应运而生,成为新的发展平台。
传统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产业集聚,但这种集聚更多地表现为物理上的空间集中,由于园区未能建立内在的机制帮助企业集聚,在空间上已经形成一定聚集的企业也并未显现出内在的关联性。一些地区在GDP冲动的驱使下,招商引资“捡到篮里都是菜”,缺乏整体规划,准入门槛较低,使企业的集聚同时表现为污染和能耗的集聚。
同时,传统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起步之初,其功能往往只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未能成为城市化进程的有效载体。即使后期在功能上进行调整,也因为功能分区不明确、产业布局腾挪空间有限、污染项目比较集中等原因,很难真正做到产城融合。
浙江的产业集聚区不是以往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平面扩展,而是区域开发模式的立体提升:功能开发不是单一地发展产业,而是以发展大产业为核心,带动科技、人才等要素集聚,带动新型城市功能培育,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建成三次产业融合、城乡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区域发展新平台;空间开发要求体现统筹联动,不同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点”式布局,而是着眼于更大范围的“面”上部署,通过产业集聚区建设辐射带动更大区域发展。
和传统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不同,浙江的产业集聚区在一开始就进行了功能分区,每一个产业集聚区划分为产业功能区、城市配套区、生态功能区、预留发展区等几个基本类型,强化了产业集聚区与现有城市或开发区的衔接联系,充分考虑了产业集聚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未来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当前,在沿海地区大多数传统开发区正在经历“腾笼换鸟”的阵痛。如何通过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模式,形成紧密合作、相互关联的产业集聚?如何通过功能分区的办法,形成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这些都是传统开发区必须面对的课题。浙江建设产业集聚区的探索,为传统开发区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