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实现文化惠民更大化
内蒙古乌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晓平

文化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发展文化,说到底是为了人民。因此,要加快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着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是一座从荒漠上崛起的新城。生态脆弱、环境恶劣、水资源短缺、城市绿化率低等曾相继围城,一度被人们说成“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然而,乌海地区30多年来的创业长卷,孕育了百花齐放的文化事业。黄河文化、移民文化、工业文化、书法文化兼容并蓄,孕育出独特的“乌海文化现象”。

乌海市多次承办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邀请40多个国内外艺术团体来乌海演出30余场次。实施“乌海书法万里行”工程,先后成功举办四届“黄河明珠·乌海书法艺术节”,两届书法产业博览会,10余次“乌海书法论坛”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书法活动,100余次各类书法展览,创造了四项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只有50万人口的乌海市,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23人、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121人、市书法家协会会员4000多人,而常年坚持练习书法并达到一定水平的业余爱好者已经突破万人。2008年,乌海市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赢得赞赏,以其注重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扬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

“十一五”以来,乌海市以书法文化为载体,以“中国书法城”命名为契机,推进书法文化的快速转型,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城市主题文化,文化惠民品牌效应凸显。市里先后投入30多亿元,建成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保障了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广大市民不同文化活动的需求,激发了群众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逐步建立由文化部门主办,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群众文化事业新格局,提高和丰富群众文化艺术的水平、内容和形式。在“走出去、请进来”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以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和中国观赏石博览会为牵引,先后组织了近百次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既推动了全市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也拓展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乌海市推进文化惠民更大化,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文化惠民总体思路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全力打造黄河文化品牌、书法文化品牌、旅游文化品牌。“十二五”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和综合实力居内蒙古自治区中等盟市水平,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特色和广泛影响的乌海文化新格局。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1/18。合理规划市、区、镇(社区)、行政村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布局。实现一镇一站、一社区一室的标准化建设目标。实施文化精品工程,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专项资金,组织开展优秀文艺作品展播展映活动,力争尽快推出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歌曲和音乐舞蹈剧目。实施“群众文化品牌工程”,逐步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文化产品服务制度,将优秀剧(节)目无偿提供给群众。通过举办广场、社区文化艺术节、群众合唱节等益民品牌活动,提高基层文化的发展能力。实施“节庆品牌工程”,集中开展全国性、国际性的书法精品展,全面提升乌海书法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实施“文化产业推进工程”,规划建设书法文化创意产业园。推进书法产业发展,确定书画、奇石、文房四宝等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逐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