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白嘴”带来“三万三”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张 欢 焦建民

霜降之后,天气转寒,正是药食同源品种山药采集上市的时节。10月31日,记者在河北省安国市霍庄村村民霍志军种植的麻山药地里看到,十几个农民工正在挥汗如雨地挥锨铲土、采挖麻山药,采挖出的麻山药按成色分类,整齐地摆在田间陇上,一派丰收景象。

“我种的麻山药品种俗称小白嘴,每亩比去年增产近千斤,按照每亩产量4000斤算,13亩地总产量能达到5万多斤呢。”老霍自豪地说。

据了解,由于该村地处唐河故道,沙性土质疏松,出产的麻山药因其体白有多处紫褐色斑点,底端嫩白好似婴儿的嘴唇,地方俗称“小白嘴”。与其他麻山药相比,“小白嘴”具有口感爽滑,甜香延绵,补虚、除寒、怯邪、益气的功效。

霍志军告诉记者,近两年来,随着中药材价格上涨,安国市药农种植药材积极性高涨,麻山药成为农民选择的主要品种之一。他对记者说,“选对品种之后还得讲究科学种田,我种的十几亩小白嘴,在种植前引入深松旋耕技术,种起来省时省力,收获的麻山药也是又直又长,产量倍增。再加上我种植的小白嘴用的是经过提纯复壮后的秧苗,经过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品质上有保证,人们对它的药用功效也认可,销路不成问题。”他接着说,“我们村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种田,以河北农大、河北农科院等为依托,聘请专家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对麻山药进行规范化种植和管理,在秧苗质量、施肥、水源等田间管理环节加强管控。”老霍算了一笔账,按照时下零售市场行情,麻山药均价是4元一斤,一亩就是1.6万元,除去秧苗、架秧用的竹竿和采挖雇工等大的成本开销5000多元,今年每亩麻山药的毛利润可达1万多元。“这还不算,除摆摊零售外,我通过上网销售,联系上了3家北京的企业和2家保定的超市,给他们供应“小白嘴”礼品装,每斤还要多卖上三四块钱呢,现在已经卖出去3000多斤了。”老霍越说越有劲。

据统计,今年霍庄村有200多户种植“小白嘴”,面积由去年的300亩扩大到1000多亩,仅此一项收入就将达到1300多万元,户均收入33000多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