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回答好走什么路、朝什么目标迈进这个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期战略目标。这一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必将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凝聚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启迈向文化强国的伟大进军。
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并作出战略部署,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新中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5年发展规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这一系列重要举措,使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极大地丰富了亿万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当前,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凸显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不断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处理好继承和借鉴的关系。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我们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对待外来文化,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要处理好文化不同属性的关系,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论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发展文化产业,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执笔:倪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