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城市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记忆”与城市亮点① 哈尔滨中央大街
一条百年老街上跃动的现代音符
本报记者 李 亮 倪伟龄
在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央大街,游客踏着欧式的方块石马路,欣赏着多种特色的建筑。据了解,今年到中央大街游览观光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中央大街上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

编者按 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条街道或这样一个地方,承载着过往,连接着未来。在这里,人们可以寻觅到城市历史的车辙,也可以探究到城市发展的动力。它们共同被称为“城市记忆”。

我国的城市发展非常快,城市面貌日益趋同,这意味着“城市记忆”的消失。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城市记忆”,追寻城市的特质就显得尤为迫切。而且在保护和改造“城市记忆”中,“城市记忆”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和新高地,引领着城市成长。

从本期起,本版推出“‘城市记忆’与城市亮点”系列报道,感受历史沧桑,触摸发展的脉搏。

从改造中追寻美丽

中央大街85号,哈尔滨摄影社,1926年始建,1927年落成,具有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中央大街89号,马迭尔宾馆,始建于1906年,经两期建设,1913年全面竣工,属新艺术运动建筑;

中央大街120号,教育书店,始建于1916年,1918年竣工,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品……

漫步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五步一典,十步一景。这条全长1450米的街道上,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的保护建筑13栋。这么一条街道,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的四大建筑流派,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风格,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艺术的长廊。

提起中央大街,哈尔滨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王炳忠滔滔不绝,神采飞扬,话题自然离不开中央大街经历的3次改造。

1996年,哈尔滨开始了对中央大街的一期改造工程。15年过去了,王炳忠对那次改造依然记忆犹新,他回忆说,那次中央大街的综合整治对于中央大街整体风格不协调的7栋建筑物立面进行了改造,对190余块牌匾进行了清理……

历时10个月的改造期结束后,中央大街成为当时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

2003年,中央大街二期改造工程的重点在于扩大步行空间,将原有860米步行街增加至1450米,53栋临街建筑整饰整修,52栋临街建筑灯饰亮化、清理违章建筑等。

2004年,哈尔滨又启动了对中央大街的3期改造工程。中央大街3期改造工程实施了红专街、东风街、大安街、西八道街四条辅街的整治,使中央大街的步行街区的范围向东西两侧延伸,形成了四条吸引区外人流进入中央大街的步行通道。

在中央大街经历的三次改造中,不论重点和主题是什么,“保护”一直被置于第一位。

有一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在对中央大街西九道街改造时,为了保护两座80余年历史的老墙,哈尔滨市投入300万元对老墙进行平移。这个听来像是愚公移山似的做法,开创了我国首例保护建筑墙体整体移动成功的先河。

中央大街管理处办公室主任林海峰对当时搬迁的细节进行了生动的描述,由于年代久远,墙体出现多处裂缝,且老墙砌体强度较低,使得迁移难度非常大。施工部门用100多个千斤顶一起用力,将墙体抬高,放到滑道上,挪出120米暂时保存。而这两座老墙的原址将建起新的建筑物,待新建筑物完工后再将两座老墙移回。

从1996年到现在10多年过去了,回过头细细研读中央大街改造的历程,有两点经验值得借鉴。

其一,建筑特色得到很好保持。中央大街历史街区有保护建筑30栋,在中央大街主街上现有15栋被列为哈尔滨市保护建筑。

王炳忠说:“哈尔滨市在整治和改造老建筑中采取了修旧如旧的方式,尽可能恢复历史原貌;未列入保护建筑的重新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拆除私加的附着物,恢复本来的立面;对新建的不和谐建筑进行立面改造。”

其二,实现了开发和利用的平衡。在中央大街的改造中,将原来居住用地的功能调整为商业功能,拆除部分住宅建筑,新建商业建筑,充分利用和发挥土地的效益,还对部分临街建筑进行了功能调整和置换。

中央大街有限的空间,承载者哈尔滨无限的梦想与希望。站在中央大街,随机问哈尔滨人对中央大街改造的看法和意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个中央大街的图景。作为三次改造的亲历者王炳忠也不例外。

在交谈中,王炳忠的言语间透着对中央大街改造的丝丝遗憾:“主街的个别地方没有控制住建高楼,导致一些新建筑与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建筑相比有明显差距。辅街的改造中拆除了一些有价值的老房子……”

造成王炳忠遗憾的原因有多方面,有城市管理者对历史建筑的价值认识不足的原因,有改造资金短缺的原因,当然也有其他一些无奈的原因。

今年又有一条关于中央大街的事件:哈尔滨启动中央大街辅街危棚房的改造。这并不偶然,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故事还将一年又一年地继续下去,静静地在哈尔滨人的记忆深处流淌。

由冰棍到冰雪大世界

中央大街不只是文化的符号和历史的记忆,它每一次改造都和着哈尔滨经济转型的节拍,一次又一次成为发展的先行者。

中央大街89号,马迭尔宾馆几乎占据了中央大街上最繁华的地段。这幢Ⅰ类保护建筑,砖砌的楼墙采用或柔软、或陡急的流线设计,每一个角度宛如神笔勾勒,没有丝毫做作,即便历经百年洗礼,仍有凝聚生命力一般的飘然欲飞之感,依稀可窥当年的富丽堂皇。

比老建筑更显魅力的是马迭尔小吃。到了中央大街的游客,马迭尔冷饮店的冰棍是很多人的选择,马迭尔冰棍成为中央大街乃至哈尔滨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品牌。

然而,这么一根冰棍,在马迭尔集团的手中演变成一个充满梦幻的冰雪大世界。

1999年,哈尔滨市政府举办了首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时任哈尔滨马迭尔集团副董事长的刘瑞强,带领6个员工走出中央大街,在冰雪大世界里建了两个咖啡厅。

当年冰雪大世界接待游客40万人次,咖啡厅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刘瑞强意识到,冰雪娱乐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机遇,这个市场的潜力太大了。于是,从第二届冰雪大世界开始,马迭尔集团参与的份额逐步加大。

第二届冰雪大世界,马迭尔集团投入1000万元参与经营管理。第三届投资3500万元。到第四届冰雪大世界开园时,冰雪大世界完成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的转型,马迭尔集团独自挑起了大旗。

现如今,成功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使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日趋成熟,游园人数逐年攀升。今年冰雪大世界累计接待游客110万人次,较去年增长10%,其中国外游客提高近两成。

不只是冰雪大世界,在哈尔滨有几道独特的“风景”都与“马迭尔”密切相关:由马迭尔集团承办的哈尔滨啤酒节,可谓哈尔滨夏季不可缺少的亮丽风景,马迭尔宾馆、马迭尔西式冷饮与百年中央大街相生相伴。

“虽然马迭尔集团的很多业务已经走出中央大街,但马迭尔永远是中央大街的企业,它的根在这里。”马迭尔集团的范思远说。

走近马迭尔,就像走近哈尔滨的发展历史,马迭尔成长的每一个足迹都留下深深烙印。如今,马迭尔已远不局限于当年的宾馆和餐饮业务,着眼于会展、旅游、文化等新兴产业发展,这也与哈尔滨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一脉相承。

在中央大街上,不同于马迭尔致力于新兴产业的成长和规模的快速扩张,中央书店则在不声不响中依靠“双轨制”,寻找上升的动力。

哈尔滨中央书店成立于1996年,前身是在哈尔滨中央商城5楼开设的一处百余平方米的店中店。2002年6月,中央书店把独立店铺选在了寸土寸金的中央大街。借助中央大街的人气和地气,短短两年内书店就从4层楼扩大到7层楼,营业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图书常年保有量超过13万种,成为哈尔滨规模第二大的零售书店。

然而,书店的销售额稳步增加的同时,压力却如影随形。开店之初,正是当当、卓越等网上书店在全国各地攻城略地之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时代的新兴营销渠道对传统实体书店的冲击,实体书店上升的空间越来越有限。

2005年起,中央书店就开始着手搭建自己的网上书店,与国内最大的C2C网上电子交易市场“淘宝网”取得联系。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孔夫子网”上开设店铺,不但迅速在业界提升了知名度,也极大地拓展了销售渠道。

现在,白手起家的中央商城网上书店已经成为“淘宝网”上双皇冠级别的大书商之一,在“孔夫子网”上也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2010年中央书店年销售额的近四分之一都是通过网络实现的。

马迭尔集团、中央书店等中央大街上的企业,无论选取何种发展路径,都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哈尔滨发展的脉搏;中央大街上的企业无论传统或现代,都能从他们身上领略到哈尔滨的活力与朝气。

行走在中央大街,两边商铺林立,一派繁荣的景象。中央大街为人们保留了一片珍贵的记忆空间的同时,人们寻求的已不仅仅是城市传统空间的再生,而是一种发展方式的选择和文化的再生。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