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
王信川

国庆长假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出明显的双向浮动特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10月1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749,较17日走低39个基点,较16日回升13个基点。

在当前人民币汇率承受较大升值压力的形势下,为何反而有升有降?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还需从哪里着力?

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此同时,我国还进一步深化外汇体制改革,理顺外汇供求关系、加快外汇市场培育,基本形成了市场决定汇率形成的技术平台,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2010年6月19日,我国重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近年来,在外汇供求关系的作用下,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人民币双边和多边汇率总体保持了稳中趋升的走势。据统计,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升值30.2%,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3.5%和23.1%。尤其在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间,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1.2%和5.0%,在国际清算银行监测的58种货币中,分别排在第15位和第12位,人民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继续扮演了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器角色。

当前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主要受市场因素影响。10月13日,斯洛伐克议会在第二轮投票中通过欧洲金融稳定机制扩容议案。此后,德国与法国就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一个方案达成共识,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助资本可能增加约3500亿美元等消息接连传出,欧债后市呈向好趋势,国际汇市中欧元止跌回升,美元承压走软。

美元方面的利空消息还有不少。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民众收入水平下跌0.1%,而上一次该数值跌至此低位发生在2009年的10月,持续疲软的经济进一步影响了市场信心。在汇市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走低,且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区间呈现逐步扩大之势。

自8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破6.4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在波动中小幅升值。按照现在的渐进升值方式,加上其他结构调整措施逐步见效,人民币正在渐进、稳妥地实现汇率均衡。这也体现了我国汇改的成效,即把握有利时机,顺应市场供求变化,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灵活性,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选择。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主要经贸伙伴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态势,资本往来也呈现多样化和多区域特征。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如果盯住单一货币变化,不能适应贸易投资货币多元化的需要,也不能反映汇率的实际水平。因此,在当前贸易和资本往来多元化的格局下,不宜单纯依据美元来衡量人民币汇率,而应从双边汇率转向多边汇率,以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的变化来看待人民币汇率水平。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等多个主要币种的汇率均出现明显攀升。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为打破国际热钱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以及减轻外部输入性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幅度显著加快。这符合人民币汇率改革和稳健货币政策的要求。但在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形势波动性加大的背景下,应坚持以我为主,使人民币汇率的有序浮动符合我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既要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也要确保汇率波动幅度可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