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百姓纪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千年炉火迸发文明之光
本报记者 魏劲松 通讯员 邹红军 万金光
100多年前,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这里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钢铁工业的序幕。
20世纪初,这里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水泥企业——华新水泥厂。
3000多年前,先民在这里大兴炉冶,创造了光彩夺目的青铜文化。
飞溅的钢花是黄石繁荣的经济发展局面的写照。

湖北黄石因矿立市,以冶兴市。史料记载,早在商代中期,黄石铜绿山就开始了开采与冶炼,经过西周、春秋战国一直持续到西汉。3000年绵绵不息的炉火,在这座城市燃烧出不可磨灭的印记。

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到汉冶萍旧址,从清末“远东第一”的华新水泥到新中国“一五”、“二五”时期大冶特钢、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原材料企业的发展,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独特的矿冶文明,无不成就了充满黄石特色和个性的矿冶历史文化积淀和景观。如今,这些流淌着千年矿韵的矿冶文化景区,正伴随着湖北黄石工业遗产片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矿冶文化源远流长

1973年6月,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矿工们在进行露天采矿时惊奇地发现了13把深藏地下的铜斧。随后,考古学家们依据这13把铜斧顺藤摸瓜,发掘出一座座密如蛛网、迷宫般神奇的古老矿井,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了3000多年的历史。

它,就是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有着“状元矿”的美誉。依据同位素碳14测定,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中最古老的矿井距今3200多年,可上溯至商代晚期,前后延续了13个世纪之久,估计前后冶炼出至少10万吨铜。

至此,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解答了中国青铜时代铜原料的来源问题,有力地驳斥了“中国青铜文化外来说”。

昆明工学院一位教授抚摸着井壁流泪了。他说,我们给大学生讲塔接式框架支护技术时,举的是200年前英国的例子,没想到自己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沈海宁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铜绿山古矿,就没有楚文化。如果没有大量的采矿和先进的冶炼技术,楚国不可能强盛。

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湖北黄石更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

1889年,时年52岁的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继续推行任两广总督时未完成的大业——发展钢铁工业。此时,有着千年矿冶历史的大冶铁矿,以其矿藏量之大、品位之优引起了张之洞的重视。从此,张之洞在黄石拉开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的序幕。

1893年,大冶铁矿正式投入生产,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座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如今,这座古老的矿山依然机器轰鸣、生机勃勃,成为武钢集团的重要“粮仓”,贡献的铁矿石达数亿吨之多。

如果说张之洞创办汉冶萍公司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序幕的话,面对旧中国风雨飘摇的动荡局势,黄石则勇敢地扛起了民族重工业振兴的“大梁”。专家介绍,黄石城市的形成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多的矿冶企业:大冶铁矿、大冶钢铁厂、华新水泥厂、鄂南电厂、源华煤矿、利华煤矿等。这些大型企业的开办,直接带动了铁路和码头的建成,带来了大量人口流动,一座新兴的矿冶工业城市雏形渐现。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之际,黄石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前列。凭借优质丰富的矿藏、密集的大型现代工业企业及先进的生产力,黄石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工矿特区”。

据统计,黄石由建市起直到2008年,累计向国家贡献1.9亿吨铁、4500万吨原煤、5.6亿吨非金属矿;产钢2865万吨、水泥1.25亿吨,累计提供矿产资源及其深加工产品9.62亿吨,直接上缴利税270亿元,累计贡献3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6倍。

时至今日,黄石8大主导产业集群中,有5大产业集群与矿产直接相关——特钢产业集群、有色产业集群、建材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产业集群、能源产业集群。

黄石邦柯科技公司研发的列车配套检修设备牵手武广高铁。多年来,黄石早已由原材料基地向材料深加工升级蜕变,“黄石制造”更是享誉全国。

申报世遗“串沙成珠”

不久前,一批国际国内考古专家和学者来到黄石,就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问题进行了可行性建议和专业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博士唐际根充分肯定铜绿山的历史价值。

唐际根表示,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价值认定“很清晰”,国际上申报成功的工业遗产有50项,中国目前还没有,而“大冶铜绿山申遗希望非常大”,一旦申报成功,将是我国此类遗址申报“零”的突破。

“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行,将华新水泥旧址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新冶钢‘汉冶萍’冶炼遗址、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等融合打造,将分散的点打造成一个板块,形成合力,这才是黄石工业旅游的明天。”来自武汉大学的专家傅才武考察华新水泥旧址时建议。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厅组织专家,到黄石召开工业遗产片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座谈会。北京大学考古博文学院教授李水城表示,黄石矿冶文化“世界不多”,如能将核心区捆绑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和矿冶文化的发掘之路将越走越宽。

专家们的建议与黄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不谋而合。黄石市市长杨晓波介绍说,黄石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计划将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旧址、大冶铁矿天坑等4处工业遗产“打包捆绑”,“串沙成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大冶铁矿天坑等3处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新水泥旧址正在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记者了解,黄石工业遗产被列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范围的有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黄石造船厂旧址等11处,加上此前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和汉冶萍煤铁厂厂矿旧址,共13处。

杨晓波表示,文化实力关乎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应加大博物馆、图书馆、歌舞团等公共文化建设,同时加大对工业遗产片区的保护和申报力度,“建设工业遗产片区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长远的发展眼光,一旦申遗成功,相当于引进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工业遗产不仅是黄石城市发展的记忆,也是黄石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杨晓波告诉记者,他们力争在未来3至5年内,启动申报世遗工作,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努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

工业文化遗产之花绽放

2001年国庆黄金周,黄石市广场路小学教师闵祖炳统计了一组数据:10月2日,参观秦始皇兵马俑的游客为2.2万人次,参观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博物馆的游客仅有260人次。

黄石独有的矿冶文化,尽管有宣传部门倡导、职能部门挖掘、民间自发整理、象牙塔中提炼,却一直“养在深闺”,直到黄石被列入国家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才得到“雪中送炭”般的政策扶持。

像所有资源型城市一样,黄石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转型的严峻挑战。如何看待数千年来形成的矿冶文化,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认为,黄石离不开矿冶文化资源,有形的矿藏不可再生,无形的文化财富取之不竭,这座城市需要矿冶文化来振奋精神、提高品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57亿元!黄石被列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保护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成为首批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的项目,2.57亿元资金用于对古铜矿遗址进行保护开发。

更大的惊喜来自大冶铁矿。大冶铁矿经过1780多年的开采,形成了“亚洲第一采坑”。站在距坑底444米的山顶,“天坑”底部的车辆,有如一个个小甲虫;坑内被称为“掌子面”的采矿点,留下了一道道如同巨大阶梯的几何形断面,使“天坑”有如古罗马的圆形剧场……专家称:这样规模的露天采场,是世界矿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亚洲第一采坑”曾经历了一次“垃圾场风波”。有人曾提议,可利用武汉企业往大冶铁矿拖运矿石的运输线,将武汉的固体垃圾运至此,填埋于坑中;按每年填埋垃圾200万吨计算,可用上100年。实现矿坑回填,不仅解决了武汉的“百年之忧”,还可减少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

独具慧眼的黄石人却另辟蹊径,着眼于工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创新、开发,果断放弃了“垃圾填埋场”这一无奈选择,精心将“亚洲第一采坑”打造成以“汉冶采坑观光区”和“复垦生态观光区”为核心景区的矿山公园。2005年7月23日,黄石矿山公园成为全国首批、湖北省首座国家级矿山公园。2010年2月21日,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国内工业旅游为数不多的4A级景区之一。

今年9月15日,记者走进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一对大红的中国结,系在高高的矿山公园大门一侧。“那是废铁做的,很逼真吧!”解说员轻声告诉记者。在矿山公园,所有的雕塑都是用废铁和采矿设备造型而成,让人叹为观止。

如今,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已建成地质环境展示区、采矿工业博览区和环境恢复改造区3大板块;打造了勘探遗迹体验、采矿遗迹观光、生态复垦休闲、矿物自助加工等9大核心景区;共有目游采坑、采矿博览、历史观礼等8条旅游线路。

公园里,提升机不时缓缓转动,提起井下开采的铁矿石,井外摆放的昔日苏制爬犁机、蒸汽机车等,娓娓道出中国近现代矿业的发展历程;游人可乘坐小火车进入“矿冶峡谷”底部,仰望大峡谷;还可以下到矿井里,用最古老的采矿工具开采矿石;在这里可以品尝矿工们独有的“矿工饭”,在坚硬的矿岩上刻下自己的名字,再在岩石上亲手种下一棵小树……

在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的示范带动下,大冶钢厂将闲置废弃部分选址进行修复完善,华新水泥厂将废弃旧厂区建成矿冶文化博物馆,供市民参观游览。自此,工业旅游在黄石落地开花。近年来,工业旅游收入已占到全市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如今,面临城市转型的黄石,准备依托矿冶文化做一篇‘大文章’。”王建鸣形象地告诉记者,“以前我们靠采矿过日子,以后就靠看矿(旅游)争眼球,用工业文化遗产以及矿冶文化产业推动城市转型。”

矿冶文化引领城市转型

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说过,“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充分证明,现代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的竞争,而且是文化的竞争。

铁矿挖完了怎么办?矿石炼光了怎么办?黄石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选择是:在发掘工业文化遗产和弘扬矿冶文化的进程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核心工业文化遗产捆绑起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大力弘扬矿冶文化,将文化的影响力有效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工业文化遗产和矿冶文化体现的是人类文明的进程,这种遗产和文化,是比矿石更好的资源,因为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增值。保护工业文明遗产,也是国家“十二五”时期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黄石市正“串沙成珠”地高起点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将这种资源文化遗产打造成为板块,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而使之发挥更大效益。

正如黄石市委书记王建鸣所说,工业文化遗产和矿冶文化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不能“养在深闺人未识”,要利用它作为彰显城市特色最为有效的载体。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撑,这个城市就没有灵魂,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矿冶文化是催生这座城市的重要因素,它就像丛林中的火把,指引着这座城市的开拓者们,不断探索发展路径,不断拓展生存空间,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希望之路。

资料显示,近年来湖北省内的荆州打响“三国文化”、宜昌挖掘“三峡文化”、随州推出“炎帝文化”,不但城市名气大增,而且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经济发展后劲也大大增强。

黄石有3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有“五大工业遗址”的鲜活遗存,其开发利用价值同样不可估量。如今,黄石通过工业遗产申遗,整合相关资源,聚集相关力量,深度挖掘工业遗产和矿冶文化,推动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全面发展,为促进经济转型、实现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位于黄石大冶铜绿山,面积约2.5平方公里。考古发现证明,从商晚期持续到汉代,人们一直就在铜绿山开矿冶炼,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久远,生产时间延续最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庞大,内涵最为丰富,集采矿、选矿、冶炼于一体的一处古矿冶遗址。

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

是中国最早的钢、铁、煤联合企业,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家采用新式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钢铁联合企业。其炼铁高炉始建于1921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钢铁冶炼炉,也是当时的“亚洲第一高炉”。

华新水泥厂旧址

位于黄石港区和西塞山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创建,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保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水泥工业遗存,填补了我国近代水泥工业遗产保护的空白。

大冶铁矿露天采场

最早开采于三国时期。1893年,大冶铁矿正式投入大规模生产,并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座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一直持续到2003年,露天开采才告结束。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