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世界经济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粮食安全
价格波动凸显崎岖前路
在乌干达东部埃尔贡山脉一侧的露天市场,当地妇女头顶盛满西红柿的塑料盆。这个市场每周三开放,规模不大,却是附近几座山上主要的货物交易中心。 新华社发

编者按 近几个月来,世界粮食价格开始平稳回落,关于“粮食危机”的担忧也逐渐缓解,但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变得愈发不明朗,宏观经济条件的恶化使世界粮食安全仍然存在隐忧。10月10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农发基金)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计划署)在今年共同编写的年度旗舰报告《2011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中指出,粮价居高和波动的趋势或将持续,整个国际社会必须立即采取有力行动,将粮食不安全从地球上彻底消灭。

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令人关注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赵剑英

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10月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2011—2012年全球粮食产量与上年同比将有明显攀升,主因是全球小麦与水稻产量将有明显增长。与此同时,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前景恶化及经济衰退风险增加,这可能导致提高失业率及收入相对减少。这一趋势反映到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走势上,会出现各国对粮食需求总量比原来预计的要低,同时也会抑制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延续目前出现粮价整体下行的趋势。

据预测,2011—2012年世界粮食产量将达到23.1亿吨,与上年同比可望实现3%的新增长(约6800万吨),其中包括主要小麦产区预计比去年增长4.6%(约3000万吨);水稻产量预计增长3%(约1400万吨);粗粮产量新增2.1%(约2400万吨)。粮农组织的报告分析认为,产量明显增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远东国家主要水稻产区总量将有明显攀升并将占据全球新增水稻总量的绝大部分;二是北非、独联体、亚洲及欧洲中部地区自去年干旱之后天气正逐步恢复正常。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还对世界粮食市场未来贸易、利用及库存情况作了预测与分析。报告认为,2011—2012年度世界粮食利用总量约为23.02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3%。将呈现的特点是:一、食用粮食消费量预计与世界人口增长同步,按人均计算预计仅略有增长,因为上升的国内价格使消费者对粮食需求有所减缓。二、饲用粮食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由价格所引起的转移,可能在明显减少对玉米饲用量的同时大幅推高对小麦的需求,因而小麦饲用量将新增4.7%,总量将接近1.29亿吨。由于粮食价格较高及畜牧产量增长减慢,预计这将影响粮食饲用量增加的总趋势。三、从粮食中提取乙醇的用途将大幅减少。由于乙醇需求下降,加上今明两年粮食其他用途利用量的新增,所以报告预测2011—2012年用于提取乙醇的粮食总量增长率将低于2%,增长比率将大大低于2010—2011年度的5%,以及2007—2008年度近15%的增长率。

报告指出,从国际粮食市场整体形势分析,尽管局部地区市场价格有所攀升,但从整体情况反映,全球粮食产量比原先预期有所增产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其中也包括来自生物燃料生产方面的需求)将明显低于原先预期总量。因此,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趋势有可能还会进一步走低。粮农组织今年9月发布的全球粮食价格指数比2月份的峰值238点下降了13点,但仍高于去年同期的195点。导致粮食价格回落的原因还包括,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再度衰退的风险上升,可能会导致失业人数增加、收入减少。因此,全球发展中国家弱势群体的粮食安全问题仍令人十分关切。

联合国三大机构首脑谈粮食安全问题

未来十年粮价反复仍将延续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农发基金)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计划署)10月10日发布今年共同编写的年度旗舰报告《2011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今年报告的重点是居高和波动的粮食价格,它是造成全球一级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引起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报告指出,快速增长经济体的消费者需求将增加,人口将持续增多,生物燃料生产的进一步增长将给粮食系统造成更大压力,此外,由于农产品与能源市场之间日趋紧密的联系以及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在未来十年粮食价格可能会出现更大的波动。

这三个机构的负责人——粮农组织的雅克·迪乌夫、农发基金的卡纳约·恩万泽和粮食计划署的约塞特·希兰就此报告专门警告说,这种危机,包括非洲之角的危机,“给我们带来了挑战,考验我们是否能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到2015年将饥饿人口比例减半的目标”。他们表示:“整个国际社会必须立即采取有力行动,将粮食不安全从地球上彻底消灭。政府必须确保创建可预见的监管环境,一个能促进私人投资、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环境。我们必须减少发达国家的粮食浪费,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整个价值链,特别是减少粮食产后损耗。要对自然资源、森林和渔业实施更加可持续的管理,这对于社会中很多最贫困人群的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指出,对农业的投资仍是可持续和长期粮食安全的关键。这类投资的重点领域应当是富有成本效益的灌溉、更好的土地管理规范以及通过农业科研开发改良的种子。

报告认为,价格波动使得小农和贫穷的消费者越来越容易陷入贫困,而短期的价格变动会对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一些较大国家通过限制贸易,建立穷人安全网和投放库存粮食,使其粮食市场免受国际动荡的影响。然而,贸易封闭使国际市场的价格上扬和波动,加剧了粮食短缺对依赖进口国家的影响。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和粮价上涨给农业部门的长期投资带来了机遇,可以在改善长期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促进作用。如果农民通过增加粮食生产来应对价格上涨,应当在这种短期措施基础上,加大对农业的投资,重点放在有益小农的鼓励措施上,因为他们是发展中世界许多地区的主要粮食生产者。

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期2011年世界粮食总产量将提高到23.1亿吨,较上年产量增长3%。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师阿布多雷扎·阿巴希安表示,由于世界粮食产量预期增长,世界粮食价格在未来一段时期可能会持续遭遇下行压力,这也反映出当前国际主要交易商品的市场形势。但他同时发出警告,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以及粮食库存紧张仍可能造成粮食价格不稳,“前路仍将崎岖”。

非洲:饥荒敲响地区粮食安全警钟

本报驻开罗记者 胡英华

2011年7月以来,非洲地区爆发了多年未遇的大饥荒,此次饥荒涵盖整个非洲东北部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和吉布提等国,受灾人数超过1100万人。与此同时,大量难民逃离家园,涌入周边国家和地区,加速了饥荒的蔓延。

出现如此大规模的饥荒,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此次饥荒再次暴露出非洲地区在农业和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严重弊端和脆弱性。

首先是政局因素。长期以来,非洲地区政治局势不稳,战乱持续。此次饥荒最为严重的索马里,多年来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战争不断,伊斯兰“青年党”武装不久前还在首都摩加迪沙同政府军和非盟部队作战。

其次是农业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非洲地区国家在农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加剧了此次饥荒的严重程度。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非洲虽然水量充足,日照丰富,拥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农田水利设施,面对严重干旱自然无法有效抵御灾害。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以经济作物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大量农业资源集中于经济作物种植,无法保障本地人口在灾害面前的基本粮食需求。三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状况一直未能缓解。非洲是过去40年全球惟一一个人均粮食产量持续下降的地区,有40多个国家面临粮食不足的问题。

此外,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带动非洲地区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也削弱了民众购买力,给各国政府带来更大压力。去年5月,在肯尼亚东部地区用一头羊能换回40公斤玉米,今年却只能换30公斤,粮价上涨不仅影响到民众日常生活,还给地区局势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最近3年,由于国际市场粮价过高,已经导致喀麦隆、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科特迪瓦、莫桑比克等国发生了“粮食骚乱”。

此次非洲大饥荒的爆发,归根结底是该地区多年来在农业和粮食生产领域积聚矛盾的爆发,60年不遇的干旱是诱因,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据估算,再过5年,非洲人口将达到13.5亿,如果粮食供给状况得不到改善,非洲饥荒还会出现。非洲各国政府应从此次饥荒中警醒,在粮食生产和储备、灾害防御等方面下大力气,同时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尽快建立完善的粮食保障体系,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人道主义灾难。

许 滔画

美国:小麦玉米减产影响市场价格

美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消费及出口第一大国。主要粮食种类出口中,玉米出口占全世界的50%上下,小麦出口占全球的30%,大豆则占世界出口总量的40%。然而,美国国内的粮食消费更为可观,如车用燃料乙醇、食品、工业需求以及种子等消耗,占美国玉米需求的一半以上,玉米出口仅占其国内产量的一小部分。显而易见,美国的粮食生产形势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举足轻重,而2011年美国玉米、小麦等多种粮食产量明显下跌可能形成的影响,更是值得世界粮食市场的高度关注。

美国农业部9月30日公布的2011年粮食概要显示,与去年相比,美国今年的小麦产量整体要减产6850万蒲式耳,降幅高达9%。农业部全国农业统计服务局9月12日公布的另一项农作物生产预测显示,由于美国从南到北各类恶劣气候的影响,截至8月31日的今年美国玉米产量,将与玉米需求量形成5.8%的缺口。美国是玉米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表明,去年美国的玉米产量为每英亩152.8蒲式耳,与前年相比已是大幅减产,而今年的每英亩单位产量预估更是进一步下跌到每公顷仅148.1蒲式耳。从近期的发展态势看,美国农业部相信,出于各种原因,美国下个月的玉米产量报告,还将减除50万英亩的玉米产量,因在春夏之交春播后的水涝等灾害,导致不少已播种的农田秋季颗粒无收。

从玉米消费的角度看,美国国内玉米产量的明显下降,将导致国内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升,进而迫使相关行业降低对玉米的购买量。在美国的粮食消费中,车用乙醇生产的玉米需求占美国玉米总产量的比例高达五分之一,非乙醇的食品及工业需求则占到玉米产量的22%。从近期发展态势看,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为汽油中混合乙醇提供每加仑45美分的税收减免,在不久的将来会停止实施,从而车用乙醇生产的粮食需求会出现明显下降,进而可有效抑制美国国内乃至全球的玉米及粮食价格飙升。

尽管这样,由于乙醇生产的因素复杂多样,玉米的美国国内需求并非只会下跌,如汽油价格如果继续高于乙醇生产价格,乙醇生产对玉米的需求将难以出现显著下降。目前的迹象表明,为了首先满足国内需求,美国出口玉米等谷物的趋势将呈现下降趋势,如今年9月的玉米出口与去年同比就已经下降了13.5%。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美国玉米等谷物出口比例的下降,将逐步对国际市场谷物价格形成明显影响。

俄罗斯:政策扶持促进粮食产量回升

截至10月5日,俄罗斯已经收获粮食900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000万吨,预计全年可达到9500万吨。其中,小麦产量将达6000万吨,较2010年增加1800万吨。

由于今年粮食生产情况有了显著好转,俄政府决定从7月1日起取消粮食出口禁令,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前提下鼓励扩大粮食出口。俄政府第一副总理祖布科夫日前向外界表示,据预测,2011年俄罗斯将向世界粮食市场出口大约2300万吨粮食。随着粮食产量的增长和出口渠道的完善,俄罗斯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小麦出口国。

2011年俄罗斯粮食产量的迅速回升,主要得益于俄罗斯政府推行的大规模农业扶持计划。首先,俄罗斯政府大幅增加预算资金扶持农业发展。今年俄罗斯用于扶持农业的预算资金将比现行农业发展计划增加16%。根据俄政府制定的2011年国家农业投资计划,为发展农业、调节农产品、原料和粮食市场,国家将划拨总额1250亿卢布的资金;其次,俄政府配套出台了燃料、化肥、饲料等方面扶持政策,俄国家农业发展实际投资将比计划增加25%。俄政府还决定投放国家储备的全部230万吨饲料用粮,这些饲料价格比市场价格共低80亿至90亿卢布;第三,增加农机设备补贴幅度。俄政府对俄罗斯农业租赁公司库存的农业设备提供50%的采购补贴。为低价销售5700台农业设备,俄政府从预算中拨出45亿卢布补贴款项;第四,政府补贴保证农业生产所需电力燃料供应。第五,多措并举促进粮食出口。俄政府为了推动西伯利亚等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出口,近日宣布出台铁路运价优惠措施,将西伯利亚和乌拉尔至黑海各港口的粮食运费降低一半,将上述两地至远东各港口的运费降低三分之一,俄政府为此在联邦预算中预留了13亿卢布资金。

G20或成化解粮食危机关键

粮食危机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从历史上看,粮食生产靠天吃饭,其生存的基础十分脆弱,而当前世界粮食消费结构正在由传统的饲用、食用用途向工业原料和能源概念拓展,导致世界粮食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不仅如此,各国都以粮食安全为由,试图将国内粮食供应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出口限制使粮食价格被人为压低,市场因此难以向国内的农民发出准确的需求信号。

为缓解粮食危机,世界各国开始寄希望于经济治理新平台——二十国集团(G20)。此前,法国农业部长曾在今年年中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上提出稳定国际粮价的五项建议。一是在世界粮农组织框架下建立透明、准确的数据信息库。二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这需要G20成员国团结一致,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促进农业技术革新,提高小麦和大米产量。三是协调世界农业生产。四是减少粮价波动对贫困国家的伤害。

此间分析人士德舒特先生认为,二十国集团作为世界经济治理的新平台,应该不只是在建设经济和金融新秩序上取代八国集团,更应该在关系民生的粮食危机解决上发挥领导作用。这是因为二十国集团涵盖了当今世界的主要领导力量。他认为,通过20国集团平台解决粮食问题至少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一是规范市场行为使农产品市场交易更加完善。二是鼓励区域粮农产品储存设施发展。三是支持提供农业公用产品,特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经济欠发达的农业落后国家中,应该推行农业公用产品推广服务,特别是鼓励小生产者组织成合作社和工会加强其在粮食生产环节中的地位,并以此为单位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同时大力推进连接农村到城市的路网建设。四是以二十国集团为平台支持国家的农业能力提升建设。在二十国集团平台下,适当的农业能力建设交流是必须的。五是加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粮食危机是世界性问题,自然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而二十国集团作为GDP总量占世界总量85%、人口近40亿的当今世界最大国际合作平台,自然成为了化解粮食危机的重要一方。但是,由于二十国集团内各方博弈情况复杂,今年11月在法国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首脑峰会是否能就粮食危机问题达成更进一步的解决方案,仍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