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国际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谨精细 透明公开 全民参与
——日本文化遗产保护见闻
本报记者 党涤寰

不久前,记者跟随第29次访日中国新闻代表团,对日本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

作为在世界上最早立法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日本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制和机制,了解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也已成为一种国民意识。据日本文化厅传统文化科文化遗产国际合作室室长南新平介绍,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是对技艺的保护,通过对人的表演或技术加以保护。日本把具有戏剧、音乐等古典表演艺术和工艺技术的团体和个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将其指定为“人间国宝”,国家财政每年给予200万日元的补助资金,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与个人给予资金支持。政府对“人间国宝”的作品进行展示,文化厅把他们制作工艺品的地方和制作工艺拍摄成专题片播出,尽可能让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多一些了解和认知,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在日本,每年11月的第一周是文化遗产保护周。在校学生每年要组织一次修学旅行,到文化遗产所在地学习参观。今年日本文化厅的预算资金中有4亿日元,就是用于推动学生鉴赏和动手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

日本从中央到地方,每个市、镇、村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同时还有日本艺术振兴会这样的独立艺术法人,以及一些财团法人、志愿者个人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据了解,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日本文化厅今年预算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是452亿日元,用途分为两大类,一是对文化遗产的保存、修理和防灾,计划投资118亿日元;二是对文化遗产的推进、传承和利用,计划投资334亿日元。

代表团在著名的清水寺参观时发现,景区内部分景点被隔离物围起来,正在维修。据京都府教育厅指导部文化遗产保护科建筑物担当副科长平井俊行介绍,清水寺的修缮工作始于2008年,按照计划,他们将历时10年,投资40亿日元,对寺内9个寺堂进行修复。此次大规模修复距离上次大修已有1630多年,因此受到各方高度重视。维修费用由国家拨付,同时还需要配备火灾预警系统,完善消防水管、避雷、防盗等设施,这些费用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各补助50%。为了让民众及时、准确地了解政府资金的用途,清水寺在大修期间,每年要面向公众免费开放一次,同时还要制作简报,向社会通报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寺内哪些具体部位进行了维修、维修方法和费用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今年的开放日是11月的5日和6日,届时每天将有一两千人免费进入寺内参观。

平井俊行说,被列入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建筑物大都是木制的,日本全国从事建筑维修的技术工匠只有150人,主要在京都和奈良,因为这两个古都集中了日本大部分传统木制建筑物。工匠在维修过程中只能针对已损坏的部位进行修复,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变形状,要尽可能用传统工艺保持建筑原貌,每一步都要做详细记录。

代表团在奈良也了解到,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十分严谨、精细和透明。据奈良县文化遗产保存科的久原建司介绍,奈良县有大量古建筑,而且89.8%都是木质结构。为了保护好这些建筑物,奈良县对每一处需要修缮的文化遗产都要按照规定的审批程序进行,各级政府和一些财团也会进行资助。每一项修缮完工后,他们都会做成一本书,详尽介绍该建筑物的历史文化价值、修理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修理后的历史文化价值等等,并向社会公开发行,以便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日本历史和文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