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繁华地段宣武门路口,有一座占地6000平方米的大院,名叫繁星戏剧村,这是一家以小剧场表演为主,集戏剧制作、艺术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一组组大幅海报醒目竖立在临街的围墙上,过往的车辆、行人清晰可见,彰显着一股先锋文化的艺术气息。
在北京,这样的小剧场遍地开花:北京人艺、东方先锋、蜂巢剧场、戏逍堂……
小剧场话剧,这个传统话剧的新形态,给话剧创作和演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下,看小剧场话剧已成为不少市民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小剧场话剧可以让我们看到演员的呼吸、观众的眼神。”在全国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座谈会上,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东说:“小剧场话剧让艺术家不再沉浸在自我的循环中,和观众有了更深的互动。”
在北京等大城市,小剧场让话剧亲近了老百姓。在河北的一个普通乡村,昆曲——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百戏之祖”、中国的“雅文化”,却走进了农村,走进了平常百姓的生活。
河北霸州市王圪垯农民公园里传来阵阵清丽婉转的昆腔,公园里人们听得如痴如醉。村支书郭则村告诉记者:“王圪垯的老百姓喜欢昆曲,都融入血脉里了,听昆曲这种高雅艺术能让人心平气和,少吵闹。”55岁的赵新枝经常带着两个小孙子来听昆曲。
近年来,中央提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大调动了群众自发的文化创造热情。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自发成立的文化活动团队(社)及自办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涌现出一批民营小剧场,以其低成本、低票价、小规模的演出特点,吸引了较高的上座率,在大众文化消费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上海,刚刚结束的“全国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是政府职能部门首次举办的此类艺术活动,其中民营艺术院团占到三分之一,凸显其蓬勃的发展态势。
无论是城市小剧场,还是农村小舞台,形态虽小,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城乡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及和均等的特点。城乡小剧场、小舞台的繁荣和发展,也是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缩影。
文/新华社记者 姜潇 周玮 任丽颖 朱 峰 李克瑶
(据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