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气象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付出叫坚守
——记西南中沙群岛气象台气象工作者
本报记者 任 意

提起西沙群岛,你的脑海中会浮现起什么?蔚蓝的海面、柔软的沙滩、高大的椰树、姿态万千的珊瑚、自由飞翔的海鸥……如果把这问题提给长期工作生活在这里的气象工作者,他们的体会却不尽相同: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生存条件恶劣。

西南中沙群岛位于南海中北部,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260多个岛、礁、沙、滩,如一颗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西沙群岛永兴岛上,坐落着我国最南端的基层气象台站——西南中沙群岛气象台,成立于1957年,是南中国海上建设规模最大、业务最齐全的综合气象观测基地,承担着西南中沙群岛气象观测和气象服务重任。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这里也成为条件最为艰苦的基层气象站之一。

海风拂面,在这里绝对不是享受。每年4至6月,西南季风暴发,干热的海风一刮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风力又大,一般能达到6级以上。大风裹挟着海上的湿气一刻不停地刮过海岛,使岛上的一切建筑、设施和花草树木挂着一滴滴晶莹剔透的盐晶。即使是钢铁物件,在室外放置3天以上也都会锈迹斑斑。

连钢铁都能锈蚀,何况是人。气象台的职工们长时间处在海风中,不仅身体关节经常酸痛难受,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心跳加快、头晕目眩的症状。已经在西沙工作了30多年的魏启强,这一点体会最深。海岛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不仅仅是满头银发、道道皱纹,还有久治不愈的类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是这里的常见病、多发病。建站以来,先后有30多位气象职工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关节炎。”他告诉记者。

西沙的日光,对于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古铜色是职工们共有的肤色。年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西沙的紫外线非常强烈。气象观测、数据录入、设备设施维护等工作都需要在室外进行,工作人员的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稍不注意就会被灼伤。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很多职工经常被晒得皮肤红肿,起水泡、脱皮;体质稍差的职工甚至还会中暑、脱水。

交通不便,也让气象职工们头痛不已。永兴岛上的人员轮换及工作物资、生活物品补给都必须通过轮船进行。天气好时平均每月一趟船,但当热带气旋、大风天气长时间影响时,经常2个月才能补给一次。让气象站工作人员印象最深的是1999年那次建台历史上最长的一次断航。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里,没有一个航次的轮船能靠岸补给。当时,岛上的蔬菜、干粮、家禽等几乎一切能吃的东西都消耗一空。在第3个月,职工们每餐只好就着2个军用罐头下饭。由于长时间吃不上蔬菜,身体严重缺乏营养,许多同志出现了牙龈出血、消化不良等症状,个个面色发暗。

即使可以通航,上下岛轮换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风平浪静时还好一些,遇上大风大浪,胃里就翻江倒海,呕吐不止,反应强烈的甚至连胆汁都吐了出来。“那种感觉简直是生不如死”,职工们调侃着。有的职工甚至还“晕岸”,到了陆地还晕晕沉沉,身体长时间不能恢复。受外部环境长期影响,不少职工都产生了条件反射,每次上船前都难免会出现紧张、焦虑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四肢冰凉,肠胃痉挛。

西沙的井水含盐过高,饮用水要么靠蓄集雨水,要么靠轮船运输补给。由于补给船受自然条件限制无法完全保证,为节约用水和方便管理,气象站将井水、雨水、桶装矿泉水,均进行集中存储。这种混合水水质偏碱,含钙质高,存放时间有时长达两三个月。长期饮用这种混合水,对身体是个考验。生活用水只能靠井水,井水咸涩且有异味,长时间用来刷牙,牙质会变差;用来洗澡皮肤会黏上一层盐分,易患皮肤病;用来洗头,发质变干涩……

“最苦的还是珊瑚岛上的同志们。”永兴岛上的气象职工们更体谅自己的同事。珊瑚岛气象站平时有3位工作人员在岛上值班,每班轮换时间长达5个月。珊瑚岛自然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比永兴岛更加恶劣。虽然只有3位同志,他们的责任可一点也不轻,不仅要担负着台站24小时地面观测任务,负责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还要自己动手种菜、打鱼和做饭,解决生活问题。

虽然自然环境异常恶劣,虽然岛上生活单调寂寞,但是气象工作者依然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几十年来,支撑着一代又一代气象人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的,正是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对气象事业执著的追求。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