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气象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气象为产业服务系列报道 ④
从“风”到“能” 算出来
本报记者 韩 霁

风能作为商业化程度高、利用技术成熟的非化石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然而,风力资源的分布,可开发的条件,风电场的选址、建设和运行,甚至风机的设计,都需要经过科学严格的调查、评估、测算——

“风具有波动性,这就决定了风力发电也有一定的波动性,风能预报能够更好地了解未来一段时间风力的运动情况,便于电网更好地安排发电计划,提高风电在电网中的接纳能力。”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专家杨振斌说。

为了提高气候资源的利用能力,近年来气象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针对国家风电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了风能预报服务业务。杨振斌介绍,国外在风电的功率预报方面起步较早,由于一些国家电力市场是实时交易的,对预报的准确率要求很高,准确的预报可以为风力发电企业减少因为发电量波动或是预报不准确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我国风电产业从2005年以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风电预报随之开始了研究探索的步伐。

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首席专家朱蓉告诉记者,风电功率的预报主要是数值天气预报,就是用方程组描述大气的运动,通过求解方程式“算”出风速,再根据风速来计算发电量。因为风电预报用的是有限区域的数值预报模式,因而它也离不开全球环流模式,离不开地面观测、高空观测以及卫星、雷达等气象观测手段。

中国气象局2007年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功率预测软件系统,大大提高了我国风电预报的准确率。

为摸清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为国家制定政策及规划提供依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气象部门陆续组织完成了3次风能资源普查,通过普查找到了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

为了满足工程的需要,从2006年开始,中国气象局又组织开展了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工作,建成了由400座测风塔组成的全国风能资源观测网,还建立了全国的风能资源数据库系统,并组织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风能资源评估系统。

“最新完成的风能资源详查和以往不同,以前依据的都是气象站的观测资料,这次主要采用了数值模拟技术,结果更加精细。”朱蓉说。现在,风能资源详查已经达到1公里乘1公里的分辨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陆地上7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的技术开发量为26亿千瓦;近海水深25米范围内达到2亿千瓦;水深50米范围内可达5亿千瓦。根据评估的结果,全国每个省区市都有可开发的资源,为今后分散式经营的风能资源开发模式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科学依据。

除此,气象部门还开展了针对风能开发的一系列气象风险研究。比如,对影响海上风力资源开发的台风的研究,沙尘暴、低温等对北方地区的影响,敷冰等对中部地区的影响等,这些研究对风电场的选址、建设和运行以及风机的设计,都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近几年,我国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在快速发展,风电的装机容量基本上每年以100%的速度在增长。到2010年底,我国风电的总装机容量超过了4000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朱蓉表示,“我国的风能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到2020年风电发展路线图的需要,风电产业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