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国防天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轮一转,就是出征!
□ 本报记者 姜天骄

“路似朽绳,命如秋叶。”据说是一位诗人在走过川藏公路后留下的感叹。汽车团的官兵们说,到高原边防公路上跑一段,才能真正体会到“命悬一线”的滋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21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14条汹涌的河流和不计其数的万丈悬崖、沼泽险滩,迫龙坡、马拉山、麻麻沟、曲德贡山……一串被烙上“天险”印记的地名,每天都挑战着官兵们生命的极限。“朽绳”之上,60年来,钢铁汽车兵累计行车7.8亿公里,经济建设、战备运输、抢险救灾,为西藏各族群众和边防部队运送物资1000多万吨,运转人员40多万人次。

从林芝八一镇出发,东向波密运送物资,途中一块“您已进入14公里临江悬崖险道,请减速慢行”的醒目牌子,让每个过往司机都心头一紧,这就是“迫龙天险”。团长施勇告诉我,去年9月,他就任后的第一趟任务,就带队上了这条仅能容一辆车贴着悬崖移动的“朽绳”。“余中强、唐小平、张仁昆……第20任团长施勇来看你们了!”他面对河谷,逐一喊着牺牲在这里的每位烈士的名字。呼唤声在山谷久久回响。

仅仅一个迫龙天险,雪崩、塌方、山体滑坡,先后夺去了13名汽车兵的年轻生命。然而,每当有任务,官兵们都争着上。

“你们不怕吗?”我问。“怕什么?正好去看看留在那里的战友呢!”上士赵胜国的眼里,射出坚毅的目光。

团史馆里摆放的一本《那曲地区志》中记载,1997年冬,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席卷藏北高原,那曲地区11个县连降69场大雪,26万藏族群众、550多万头牲畜陷入绝境。“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平均积雪近80厘米,路况无法判定,谁敢去!”时任11连连长车振云请缨出征,将救灾物资送往灾情最重的查当乡。

那是一段读来令人热血沸腾的记录,凝聚着汽车兵对藏族同胞的手足深情:前往查当途中,11次遭遇大雪围困,官兵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铲雪开道,4天4夜没吃一顿饭,没喝一口水,全连冻伤56名官兵。在海拔6700米的查当山口,战士吴和勇、郭辉林被大雪围困,靠啃方便面、喝雪水熬过了两天两夜。《地区志》上写道:“11连官兵在此次抗雪救灾中,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全连运送救灾物资580吨,解救受困群众6000余人,牲畜3000余头,被群众称为‘雪海神鹰,救命恩人’。”查当归来,11连被成都军区授予“那曲抗雪救灾模范连”荣誉称号。当雄地震、易贡特大泥石流、西古雪灾、隆子洪水,每一次灾害发生,汽车兵们总是冲在最前头。

望着团史馆里247名烈士照片上一个个年轻的面容,我的泪水悄悄流了下来。加上伤残的1500名官兵,这是一个在和平年代执行非战争任务中伤亡最重的团队。然而,5000多名官兵荣立军功,也铸就了“高原钢铁运输团”的威名。施勇轻轻拍拍我的肩膀:“姜记者,别难过,车轮一转,就是出征!为了西藏人民幸福,为了祖国边陲稳固,这是高原汽车官兵的使命担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