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菜贩子王新换的一天
本报记者 鲍晓倩
本报记者 鲍晓倩摄

编者按 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背后,是鲜为人知的故事。“吃穿住行”中的每个环节,都包含着一段段鲜活的人生,包含着一个个家庭承载的民生甘苦,包含着普通劳动者默默付出的艰辛,包含着平凡人不平凡的梦想追求……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让我们倾听生活中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发现我们“身边的基层”。本报推出“吃穿住行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王新换的一天从凌晨2点开始。只睡了不到4个小时,王新换和丈夫田磊开着一辆小面包车,急匆匆地上路了。

北京的天,即便深夜,也不会是漆黑。东昌利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更是灯火通明,这里是朝阳区将台路,离王新换平常卖菜的社区菜市场不算太远。

王新换夫妻一天才上1000多块钱的货,跑“新发地”那样远在大兴区的大型农产品市场是不值当的。“要的量少,来这里就图近、方便。贵是贵点,可上新发地要的量少也便宜不了。”

一进市场,夫妻俩直奔熟悉的摊点,极有默契地挑选当天要进的菜,王新换负责挑叶子菜,空心菜、小白菜、苋菜,一把把地挑,豆角恨不得一根根地拣。田磊负责挑选各种蘑菇、金针菇,等到各种“精细”菜选完了,才开始挑土豆、胡萝卜、茄子之类的大众菜。“到得早,才能上得了新鲜的好菜,上货时精细,才能卖得出价。”王新换说。

王新换是河北邯郸市大明县大明镇岳庄村人,3年前,夫妻俩租下了北京市朝阳区青年路西里社区菜市场的两个摊位。几年下来,他们早已琢磨出这个社区菜市场的经营之道,这是新小区,住的大都是年轻人,做饭少,来买菜的多是回头客,就要吃好点的,买菜就图新鲜,价钱倒在其次。

凌晨5点半,夫妻俩回到社区菜市场,仔细码放好各式蔬菜。接着给两个送菜的餐馆配菜,一个桂林米粉,一个四川小吃,就要小油菜之类的青菜,量不算太大,却是王新换极其愿意做的生意,“我们想着要多有几家这样的就好了,少操心。”

上午9点,给餐馆送完菜,王新换摊位前也越来越热闹。她的摊位品种多、菜新鲜,70多种蔬菜码得清爽利落,光青菜就有20多种,齐齐整整。王新换性格爽朗,见人就笑着招呼,待人大方热情,生意着实不错。

“大姐,西红柿多少钱一斤?”“3块,要的多再给你便宜点。”

“大姐,我买了冬瓜,送我点香菜。”“行,我给你拿,你看这点够不够?”

“大姐,我这些一共多少钱?”“一共是18块2,给18块得了!”

王新换是1985年生人,田磊比他还小一岁。可市场里几乎没什么人知道他们是“80后”的年轻人。看王新换熟练招呼生意的样子,来买菜的顾客不少开口就喊她“大姐”。“喊我大姐,我都习惯了,还有人以为我都40多了。”说着,王新换大笑起来。

中午1点半,生意清淡起来。王新换和田磊开始吃午饭,饭是公公做好送来的,炒土豆丝就馒头。“他爹来了,有人帮忙,我们一天能吃上3顿,平时也就吃午饭和晚饭,早饭根本顾不上。”

卖菜几年来,王新换感受着菜价的飞涨,“菜价这些年可贵多了,拿小白菜来说,过去一斤8毛,现在要1块8,前一阵下雨,进价都4块钱一斤。”

“可涨得再厉害,我们也不挣钱。不过是水涨船高,上价高,我们卖得就贵点,利还是那点利。”王新换拿西红柿举例说,现在3块钱一斤,冬天4块5,一样都是5毛钱利。

9月底的北京,秋意渐浓。对王新换来说,算是盼来了天凉能挣上钱的季节。毕竟,夏天卖菜并不挣钱,气温高,菜放不住,天热的时候早上的菜摆到下午就坏,一天扔个几十斤菜算正常。

下午3点,王新换和田磊一般都会都轮换着回住处睡一小会儿。对这对小夫妻来说,日子还是在好起来。4个月前,他们从小区9号楼的地下室搬到了地上,住进了一个月租金700块钱的单间。“过去住地下3层,一到夏天水汪汪的,两天不晒被子,就得长毛。”

2006年刚结婚时,王新换夫妻在北京鼓楼外大街的一个早市卖菜,经营不到2米宽的一个小摊位,早市利薄就图个走量,一天光圆白菜就能卖200斤,可一斤还挣不到2毛钱。而且早市只让干到12点,没卖完的菜就只能下午拉到城管不注意的地方再偷偷卖会儿。后来攒了些钱,2008年,他们花1万多块钱盘下了现在的两个摊位,2009年,又买了一辆上货用的“小面”。

有了固定摊位,王新换心里算是踏实多了。两个摊位每个月交1000多元管理费,能挣上几千块钱,虽说除去租房子的钱和在北京的生活开销,存不下太多钱,但她干得高兴,“卖菜是活钱,虽然苦点、累点,可比打工自由。”

眼下,最让王新换心里过不去的是儿子。2008年,她刚生下儿子两个月,就回到了北京,毕竟,田磊一个人忙不过来。如今,儿子3岁多,婆婆带着,家里还种着5亩地。“想,哪能不想。”说起儿子,王新换神色黯然,眼圈眼见着就红了。

卖菜的生意,越到过年过节越是挣钱,也越是忙不过来。虽说老家就在河北,这几年,王新换夫妻也就春节才回趟家,还都是大年三十当天把生意忙活完了才往回赶,到家都晚上10点了,一般就待到初四或初五,俩人心里都惦记着北京的菜摊儿。

“卖菜苦、累、脏,利还薄,可我们也干不了别的,其他也不懂什么,菜么,看着新鲜就行。”王新换念到初二,田磊小学毕业,比起在家务农,种玉米、花生,王新换更愿意在北京城里,“虽说消费高点,可什么都有,自己挣的钱,想吃啥买啥。”王新换依稀记得,自己是因为家里交不起学电脑的钱才辍学的,“等儿子大了,给他买一台。”她决心。

傍晚时分,生意又好了起来。到8点,王新换和田磊才顾上吃晚饭。就卖菜来说,他们算是已经熬出好日子来了。小区里卖菜的竞争挺激烈,算起来,这社区菜市场的摊主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像他们一干3年多的“老人儿”,也就四五家。

“盼着呗!”说起未来,王新换笑着,紧跟着却又叹了口气。小区菜市场不算太景气,可找个新市场也不知道好不好卖,眼下可舍不得放弃这好不容易站稳了的地儿。

田磊最大的愿望是能开个小卖店,也就是社区的便利超市。“找个门脸房,干个便利店,一年的房租就是5万,我们现在一年挣都挣不到这个数呢。”王新换说她从没想过贷款开店,“有多大能耐,办多大事儿。现在,啥也不想,先努力挣呗!”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