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银行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指也能成为银行卡?

你的手指就是你的银行卡,你可能会觉得太吃惊了。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展上,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可望让我们更加彻底地摆脱携带现金甚至银行卡的不便。

国际金融展上,杭州中正生物认证技术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人头攒动,该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向人们介绍一款“指纹支付系统”。这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支付方案,它和传统金融支付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指纹支付系统用指纹识别技术代替了存折、银行卡等传统的金融身份载体,用户只需要在支付仪器上按上指纹,就可以完成取款、存款、转账、查询、消费等日常金融服务。

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支付系统的推广不需要对现有的银行后台、银联数据中心服务做修改,改造成本低,风险小。而对用户而言,用手指代替银行卡的便捷之处更是不言而喻,不需要随身携带各种银行卡了,也不再担心忘记密码,或者因为银行卡太多而记混密码了。

除了便捷性,指纹识别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安全性,因为指纹是独一无二、无法盗取的。杭州中正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其送展的“金指盾”指纹key。金指盾和普通的网银“盾”在外形上差别不大,只是一端有一片绿色的指纹读取区,换言之,这是一个以指纹信息作密码的银行盾,比起传统的以数字或字母作密码的银行盾来说,更具安全性。据了解,受到成本限制,这一产品目前只在一些高端领域试用,但一旦大面积推广,就能够很好地降低成本,广泛普及。除杭州中正,多家公司都推出了以手指代替或辅助传统密码的金融产品,如日立公司的ATM机手指静脉认证技术、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社保指纹身份认证系统等。

除了指纹,你的脸甚至眼睛也可能成为你身份的验证标志。在“探索者”展位,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参观者打开一扇特殊的玻璃门。这扇门既没有钥匙孔,也没有密码输入器,控制门开关的是一台“人脸识别器”。用户只要在识别器前停顿2秒,如果和识别器中存储的人脸模板相匹配,门就能够自动打开。工作人员介绍,这一系统可以应用于银行的VIP客户服务。目前VIP客户到银行办理业务时大多需要提前电话预约,但在到达现场时,VIP客户经理又需要重新登记客户信息,调出客户档案,既繁琐又耗时。而银行VIP客户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对银行入口客户人脸图像的识别、处理、分析,与之前保存的客户人脸模板进行比对,就能够预先调出客户资料,及时将客户信息发送给相应的VIP客户经理,从而让客户经理及早准备,节省业务办理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虽然这些应用目前还难以广泛普及,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我们所接受的金融服务,将会更安全、更便利、更人性化。 文/饶 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