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财经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银监会拟出台村镇银行子银行管理办法——
村镇银行:从“增量”向“提质”迈进
本报记者 王信川

近半个月来,村镇银行新设的频率不断加快。

9月20日,由广州农村商业银行发起、信阳五云集团、淮滨乌龙酒业公司等17家企业法人共同出资设立的信阳珠江村镇银行正式成立。

9月19日,由盛京银行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宁波、沈阳等地的8家企业共同组建的宁波江北富民村镇银行正式运营。

9月15日,由建设银行主发起,浙江省江山市10家知名企业参股成立的江山建信村镇银行隆重开业。

9月7日,由吉林九台农村商业银行全资设立的高密惠民村镇银行隆重开业。

有关专家认为,得益于中国银监会日前印发的《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及《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子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村镇银行规模化、批量化设立进程将大大加快,而随着设立门槛的提高,村镇银行整体质量也将再上台阶,将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

批量化设立模式

自2006年中国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准入政策以来,村镇银行发展迅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筹建96家。从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来看,总体运营健康平稳。截至今年5月末,全国村镇银行资产总额达1492.6亿元,其中贷款余额870.5亿元;负债总额1217.9亿元,其中存款余额1006.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12%,拨备覆盖率810%。

村镇银行的经营实践,有效推动了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度和市场活力建设,引导创新了农村金融商业模式和特色产品,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积累了有益经验。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末,农户贷款与小企业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1%。自2007年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0.5万笔,金额568.6亿元。

“村镇银行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培育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中国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总体来看,村镇银行的社会认知度还不高,吸收存款的难度较大,贷款发放又受到规模控制,资金结算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部分主发起行在全国范围内分散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地域跨度大、管理半径长,协调和管理成本过高,不利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为此,中国银监会日前印发了《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优质主发起行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促进合理地域布局,提高组建发展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为了进一步明确规模化、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具体操作办法,中国银监会又下发了《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子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村镇银行子银行”的模式,并将村镇银行子银行定义为,由境内外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出资设立的专司批量化投资、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村镇银行的持有限牌照的商业银行。

据悉,中国银监会将村镇银行子银行定位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希望其强化所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以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为原则,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这不仅为批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也为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开辟更多渠道。

坚持质量为先

“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是填补农村金融服务盲区,活跃农村金融领域竞争。但目前来看,有的村镇银行逐步调整了市场定位,甚至偏离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国社科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中心秘书长尹振涛表示,目前已开业的村镇银行,相当一部分都设在地级市和县城;而在最需要村镇银行的乡镇和农村,尤其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的乡镇,很少设立村镇银行。

尹振涛认为,这主要因为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自身效益考虑,因为村镇银行普遍规模较小、地域分散,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都比较高。而建行、农行等商业银行的实践表明,批量化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有利于风险控制,有利于放大创新效益,也有利于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

据建行有关负责人在江山建信村镇银行的开业仪式上介绍,截至8月底,由该行主发起设立并已开业运营的村镇银行达12家,存款余额为34.89亿元,贷款余额为34.2亿元,其中涉农贷款占比达83.6%。此次浙江江山建信村镇银行的开业运营,将复制建行此前成功的村镇银行运营模式,有利于建行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自2008年8月设立汉川农银村镇银行以来,农行已开办了4家村镇银行。农行有关负责人日前介绍说,截至8月末,该行4家村镇银行实现净利润713.26万元,共发放农户贷款2.13亿元,推出的“美好贷”、“助业贷”、“农家乐”等贷款产品,受到农村群众的欢迎。

根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09年—2011年总体工作安排》,银监会计划到2011年末在全国设立1027家村镇银行,目前来看,与这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监管部门希望大范围、批量化开设村镇银行,仍需冀望大型银行。

“调整、放宽农村地区市场准入政策目的是搭建城市资本回流农村、农村资金留在农村的渠道,以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日前表示,未来在村镇银行培育进度上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金融数量总量和结构的把握,密切关注农村金融市场机构布局的合理性,成熟一家培育组建一家。

周慕冰表示,中国银监会将优先支持批量化的组建,但村镇银行必须坚持重点服务“三农”和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原则,为广大农村金融市场注入更大活力。

图1:设立在湖北省蕲春县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员工正在整理客户资料。 李 丹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