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秦岭隧道护路人
本报记者 张 毅 通讯员 牛长玲

乘火车从西安出发,经西康铁路南下不久,便到了西康铁路秦岭特长隧道。这里坐落着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火车站——营镇车站。这里的铁路人每天早出晚归,行走在18.456公里的长隧内,完成铁路设备检修任务。

今年41岁的穆路辉是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营镇工电工区的工长。2000年1月10日,西康铁路建成投入使用,他就来到了这里,带领工区31名铁路职工,日夜守护着秦岭特长隧道的运输安全。

西康铁路秦岭特长隧道是连接陕西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的重要铁路通道。全线为整体道床,徒步走完全程需要8个多小时。与隧道相伴11年的巡道工邵武平,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背起60多斤重的巡查包走向隧道深处,检查钢轨病害,看有没有裂纹,螺栓是否松动。哪个地段薄弱、那根钢轨需要更换,他都了如指掌。

对职工们来说,在隧道内更换钢轨支撑块,是最复杂最劳累的活儿。“西康线开通以来,我们已经更换了1700多块钢轨支撑块,9.8公里的钢轨线路。”穆路辉自豪地说。他每个月要固定检查隧道内线路一遍,在3天的行程内处理各种细节。每公里的铁路有1860根枕木。每隔两根枕木,他就要弯腰测量一次钢轨的轨距和水平线。3天下来,穆路辉需要弯腰1.8万次。面对如此繁重的作业,秦岭最高站的31名铁路工务和电务职工却没有丝毫懈怠。在他们心中,维护铁路隧道的安全,保证旅客安全出行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