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晶开启致富门
本报记者 张 雪 孙世芳 薛海燕

9月11日早上9点多钟,江苏省东海县集市上已经人头攒动。有询价的,有找买主的,有来看市场行情的,简易的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有卖水晶挂件的,有卖水晶工艺品的。

东海水晶名气大,水晶储量超过30万吨,纯度达99.99%以上,蕴藏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东海围绕这一特色资源,靠着水晶的一买一卖连通世界市场,成为世界水晶集散中心,小小的水晶开启了千家万户的致富门。

在东海县曲阳乡赵庄村见到50岁的张新桃时,她正在自家院子里看水晶原料。“2007年我给人家打工,到马达加斯加收购水晶原料。第二年我就和朋友单干,把收来的原料运回国内销售。”近几年东海充分利用海外水晶资源,不少人结伴到世界各地的水晶产地“淘晶”。张新桃说,现在每年往返马达加斯加的就有200多人。全县的海外采购大军已有6000人。

“没做原料采购生意之前,靠做简单的水晶销售,每年的纯收入只有三四万元,到海外‘淘晶’虽然辛苦,但是做好了,一年能有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收入。”张新桃说。海外收购之路的打开,叫东海人尝到了水晶贸易的甜头,更让东海这个国内乃至世界水晶的集散地有了更为稳定的原料来源。

还没走进周守喜家的门,就能听到打磨水晶的声音。周守喜家的水晶生意主要是原石加工。“六七年前我家开始做大件水晶雕刻。我当时观察了市场需求,这种大件工艺品有潜力,对技术要求高,赚钱也多。”周守喜说,加工水晶能让他这样的普通农家一年的纯收入达到10万元。曲阳乡党委书记戴永杰介绍,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规划,曲阳乡已形成尹官庄水晶佛珠专业村、兴西水晶球专业村等6个水晶加工专业村,切实带动了农民增收。

全国各地和国外的水晶原料不断涌入东海,经过加工后,如何流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如何壮大水晶这一地域特色产业?东海走出了一条专业村加专业市场的路子。东海县支持县供销社在1992年建起了水晶市场。东海县供销合作总社主任许兴江说,去年,东海县水晶市场的交易额已经超过40亿元。改变传统销售模式,引入电子商务是水晶销售的新路子。许兴江介绍,去年底,东海县水晶市场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电子商务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向世界推介东海水晶品牌,助推水晶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东海因水晶而闻名,因水晶而发展,因水晶而致富,关键是形成了原料采购、原石加工、水晶产品销售等分工明确、层次多样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世界各地的水晶原石聚集东海,进行加工雕琢,又卖向各地,这一买一卖让东海世界水晶集散中心的地位日益强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