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一个跟资金和时间赛跑的游戏。
快速更新换代从来都是信息化绕不开的话题。从网格计算到云计算,从数字、网络化到移动、智能化,仅仅不到1年的时间,技术就又演进了一代。信息化经常遭遇更新换代的尴尬,可能前脚刚刚把系统建好,后脚新技术方案就又冒出来了。这对于一项民生信息化工程动辄数十上百亿元的投资规模来说,确实有点残酷。
如何平衡这样的矛盾,CIO(首席技术官)们需要找到自身能力与需求的平衡点。民生信息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不光要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而且要与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眼前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个性化的公共服务。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于生产力的带动作用,循序渐进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
东部沿海城市信息化水平无疑领先于全国,上海和北京亦位居我国信息化的最高水平。而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比较缓慢,但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中西部可以学习先发展地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先挑选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做得精致和成熟,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避免一开始就走大而全的模式,那样往往导致肤浅和形式化。
避免落伍的另一个重要考虑是,信息化建设要突出创新。创新的最终方向在于从以规则和秩序为核心的传统体制,向多元创新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顶层设计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如果囿于当前的体制、机制障碍,而只在形式上或流程上进行梳理,则不利于信息化作用的充分发挥。换句话说,任何领域的信息化都是“一把手”工程,需要有改革的魄力和前瞻意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和智能管理。
民生信息化建设要强调全面绩效。要将效率的提升同社会价值的实现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信息化真正服务民生。信息化的效果要以是否方便群众作为最终衡量标准。信息化不能只便利政府监管,而对民生需求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