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日前宣布实施一项“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在“十二五”时期推动不少于1000项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这则消息令人振奋。
前不久在一家新能源企业采访,企业研发总监谈起领域内一位大学教授,一辈子承担课题无数,成果堆满几大抽屉,却没有一项实现转化,最后把抽屉一锁光荣退休。类似事情听过太多,有时是科研机构诉说无奈,有时是企业对束之高阁的成果表达痛惜之情。
如果我们了解科技成果“落地”产生的巨大效益,就能深切理解这种无奈和痛惜。如“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在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实施后,带动了2800家企业甩掉图纸和账表,实现数字化制造、信息化管理。又如“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集成了180套具有区域特色的粮食高产栽培技术模式,5年增产粮食4866万多吨,实现了核心区化肥利用率提高10%,农药用量减少25%,灾害损失降低15%。
每年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科技项目成千上万,科技成果“落地难”的问题却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科技服务的缺失是重要因素。一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往往要经历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交易、投融资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其无法“落地”。专业化、系统化的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在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必要性。
记者最近听说这样一个案例:华东理工大学一位教授耗费近10年时间研究抗菌材料项目,但早期开发的抗菌袜、抗菌浴袍等都没能获得市场认可。上海精细化工火炬创新创业园“创业苗圃”的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情况,主动上门帮助教授联络企业,使他的抗菌材料迅速实现了产业化。诸如此类的许多案例,都说明科技服务体系在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方面的效用。
科技部此次实施的这项工程,意在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应该说找准了解决科技成果“落地难”问题的抓手。笔者以为,建立和完善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其一,发展量大面广的科技服务机构是基础。当前,国内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星罗棋布,但相对广大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旺盛需求仍显不足。如国家大科学平台上海光源,开放运行两年来已支撑数千用户开展研究,根本无法满足强劲的用户需求。因此,足够数量、覆盖广泛的服务机构是建成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
其二,培育科技服务的新兴业态是当务之急。当前社会对科技服务的需求呈现出日渐多样化的特征,已非过去提供“拎包创业”的免费场地、数十万元的资金扶持就能满足。科技服务需要及时转变观念,不断培育新的业态。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如“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果首次公开拍卖交易,天津市成立了国内首家知识产权交易所,黑龙江省启动了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市场等。只有新的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才能使科技成果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
其三,结合区域经济特征,因地制宜构建科技服务产业链,是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服务体系效能的途径。在这方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该院主动对接珠三角产业确定研发方向,为成果产业化提供“一条龙”服务,通过开放公共技术平台,引来企业与科研人员共同攻关;通过设立工程中心,完善产业技术;通过育成中心,孵化出高科技企业;即使创业不成功,还为科研人员留下了回院工作的后路。这样,该院源源不断地研制出高水平成果并实现产业化,成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升级的一个重要创新源泉。
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期待着更多的重大科技成果顺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