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北运河水系是北京市五大水系中惟一一条发源于北京境内的水系,流域面积覆盖中心城区以及5个新城,与北京近7成人口的生活息息相关。
北运河,发源于北京市海淀、昌平山区,通州区北关闸以上称温榆河,北关闸以下称北运河。因此,北京通州区域可谓北运河源头。如何有效保护和利用北运河,通州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条河牵动一座城
城中有河就有了灵气。在北京通州区,一条北运河穿城而过,改变了城区面貌,也改变了通州人的生活。
与北京的其他河流相比,北运河常年有水。但这个“水”却不免让人担忧,除天然降水外,每年经过其流域的12.4亿立方米水量中,上游直接排入的污水和经过处理的再生水量达到10.6亿立方米。
在通州,人们经常用“收水大户”或“污水大户”来形容这条河流。的确,北运河承载着北京90%左右的污、雨水排量。
朝夕相处,通州人对北运河的变化了如指掌,也印象深刻。“我家原来就住在北运河边,以前这河水黑乎乎,泛着臭味儿!”55岁的袁永悦是名司机,住在通州已有40多年。他告诉记者:“这两年好多了,没味儿了,住户也敢开窗户了,时不时还能看见水中有鱼在游。”
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增容和产业发展,上游排出的污水越来越多,北运河的“负担”逐年增重,生态环境逐步恶化。到了2007年,北运河水系监测达标河段长度仅为20.5%。“还清北运河”成了人们共同的企盼。
2009年,北京市政府成立了工作协调小组,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水务局、发改委、环保局、市政市容委、园林绿化局、农业局等10个相关部门和沿河流域的区政府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北运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几十年前的北运河里,有鱼、有蛙、有蝌蚪,附近居民洗衣、做饭可以直接从河里取水。曾经“沿岸都是绿树,水也看着清亮”的美好记忆,将渐渐地重新变为现实。
还北运河一泓清水
还清水质必先截污治污。解决北运河水体污染的办法便是在污水源头处“截”,在沿线支流上“治”。
据北运河管理处提供的数据显示,北运河流域内生活、农业和工业污水的年排放量分别为5.2万吨、3.0万吨、0.5万吨,总量占到北运河每年承接排水总量的82%以上。
对症下药,北运河治理从生活、农业和工业污水治理入手,截断污染源。在农业方面,北运河两岸的重点区域实施减施农药,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技术。同时在北京市五环内禁建养殖场、六环内限建养殖场,从种植、养殖两方面共同削减COD排放;在工业方面,在主要工业废水排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安装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对200多个污染源站点的自动监测终端实行联网,实现对流域水环境和企业排放情况的全天实时监控;对于占比最大的生活污水,一方面在中心城区和通州、昌平等新城改造、扩建、新建再生水厂;另一方面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站)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提高出水水质和污水收集率。
“这个‘湖’在冬天也不会结冰,那时会有成群的野鸭来此处栖身。”北京市碧水污水处理厂副厂长徐炜所说的“湖”,就是该厂的污水处理池。这个污水处理池的日处理能力可达10万吨,人站在“湖”边,闻不到一点儿异味。
徐炜说,“有这样的水体‘景观’,我们是又高兴又无奈,高兴的是野鸭能选择这里,说明生态环境好;无奈的是野鸭最爱在出水口驻扎,这样会影响到厂里出水水质的变化。”他告诉记者,随着北京市对水质要求的提高,厂里目前也在升级改造,优化工艺。他们的目标是两年内排出水COD达到30毫克/升以下,氨氮是1.5毫克/升。
据介绍,目前北运河北京段的所有排污口的污水均截流进入碧水污水处理厂处理。从2005年4月开始运行到现在,碧水处理厂主要接纳并处理通州区部分生活污水。厂里的出水大部分作为中水回用,如每天向河北三河电厂提供3万吨的循环冷却水,其次还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道路浇洒等,剩下的水排入玉带河,由玉带河汇到北运河,补充河道水。
据悉,目前北京城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已达《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4类标准,乡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已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由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变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念也被成功地推广到北运河的规划与治理中。目前,北运河流域上游昌平水源保护区内的上口、狼儿峪、三合庄和十三陵4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已按照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分区治理的原则,实施了“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五同步治理,工程实施已经过半,治理面积将达到45平方公里。
几年来,北运河流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干流河道目前已实现了水清岸绿,全年无水华,流域内27个断面监测结果显示,其水质年年好转。
水绿交融提升城市品质
8月30日,北关闸。七孔藏闸的石拱桥横跨两岸,古色古香的验粮楼伫立河边,这里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的最北端,运河漕运的起点、终点。
登上闸桥,放眼看去,北运河沿着宽阔河床一路东去,静静流向天边。虽不见昔日万舟骈集,帆樯如云般繁华景象,却也有一番杨柳依河,沁绿沿岸的宁静风光。河两岸高楼建起,大桥上车辆穿梭,为古运河融入了现代气息。
在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背景下,通州区提出打造“宜居滨水新城”,景观环境将突出亲水生态,城市建筑也将获得最大的亲水空间。规划中新城的核心区的核心——“运河水乡”,就位于运河源头、五河交汇处。
在通州新城沙盘前,讲解员告诉记者,规划中的通州新城由16平方公里的“运河核心区”、48平方公里的“运河中心区”和155平方公里的“新城区”3个圈层组成。
“运河水乡”是核心区的重中之重,已于去年10月开始动工,计划在5年内建成。地处通州古源头发祥地,五河交汇的水域将来也会注入水乡之中。届时,运河水乡区将与规划的文化博览区、商务酒店区共同构成文化商务休闲区——潞港。五河交汇的开阔水面、绿荫覆盖的源水岛、景观秀美的三角洲,将共同塑造出潞港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吸引四方游人、客商。
据通州区旅游局局长李金玺介绍,目前通州北运河上最具人气的旅游项目是通州运河公园二号码头的“运河游”,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码头上总是热闹非凡。今年中秋,运河两岸还首次开启了夜航。此外,依托北运河,通州已在北京市率先建成了荣获2010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万亩滨河森林公园。该公园集运河文化和自然生态特色为一体,公园内碧草如茵、花红摇曳,水绿交融,已成为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是通州的一张靓丽名片。“北运河将成为通州发展文化休闲产业的重要元素。”李金玺说。
“运河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创新的特点,我们要依托古老的运河、丰富的水系、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传承好运河文化。”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说,未来5年,通州新城核心区将集中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集聚一批体现现代化、国际化要素的高端功能性项目,整体上呈现出现代化超高组团与传统低密度建筑群错落分布、合理布局的独特景观,塑造出“白天因商务而繁荣、夜晚因娱乐休闲而繁华”的“不夜水城”形象。
北运河的水质明显改善,生活在通州的居民更舒心了。每天早晚,许多人会自发聚集到运河文化广场和奥体公园,在北运河畔载歌载舞,有说有笑。沿河两岸,人们悠闲地散步。北运河一点一滴的变化,人们的感受都是实实在在的。
城伴水,水伴城。城与河千年交融,积聚出通州新城跨越发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