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场镇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喻 剑
今年7月,四川省青神县白果乡罗湾村举办了首届“荷花节”,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的上千名游客。 本报记者 喻 剑摄
图为经过风貌改造后的罗湾村街道。 本报记者 喻 剑摄

罗湾村过去叫罗湾乡,是四川省青神县的一个百年老场镇。该村有农户138户,村上只有两条主街,呈“Y”字型,沿街是清一色的两层商铺。9月4日,星期天,逢场,罗湾村的主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村上热闹多了,生意也好做得多。”在街头开了10多年服饰店的许老伯说,“最近一两年来,村上的变化胜过以前几十年。”

2005年,因为拆乡并镇,罗湾由乡变成建制村,并入白果乡。随着行政中心的转移,罗湾村人气锐减,集市逐渐冷清。“那时候村上房屋年久失修,道路脏乱,一下雨路上很多烂泥坑,主街上一次只能过一辆汽车。”老场镇居民杨卫中回忆道。

变化源自老场镇改造。罗湾乡撤并了,但街道商铺、学校、卫生院、客运站等还在。2010年起,村里启动了场镇改造工程,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进行功能完善,对街道开展风貌改造。

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标准化农贸市场,已在村头建成使用。记者看到,市场被划分为水果、蔬菜、肉类等区,管理人员不时在场内来回巡视。村民一边仔细挑选农产品,一边和商贩讨价还价。

7层商厦屹立街头,自来水、天然气实现了户户通,排水排污管道、地埋电缆正在铺设,绿化、路灯、环卫即将完工——一个新农村综合体呼之欲出。

场镇改造工程的启动,激发了村民主动改善自家居住条件的积极性。在当地的统一引导下,场镇规划内目前已有135户完成房屋风貌改造,风貌改造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

农贸活动归市,彻底解决了罗湾长期以街为市和场镇环境治理难问题;街道与房屋的风貌改造,直接提升了场镇形象。周边分散居住的农户开始自愿聚集到罗湾。去年以来,已有135户周边农户集中到罗湾场镇周围居住。

罗湾的产业发展,与场镇改造同步推进。

进入罗湾村前的几公里开始,迎面而来的,是几百亩碧波荡漾、荷叶田田的荷塘。

“过去这里是夏湿田,现在都种上了莲藕。按照市场价格估计,亩均产值能有上万元。”罗湾村党支部书记刘大革介绍说。莲藕种植成功后,村里还将组织村民在荷塘套养江团,打造无公害江团养殖基地。“借着夏日荷塘美景,村里不久前还举办了首届荷花节。”刘大革说。

此外,罗湾村还依托当地的竹产业,加快打造“万亩竹海”,目前,全村已新植竹林8000多亩,成片竹子、红椿、巨桉种植面积达1.2万亩;林下土鸡养殖业随之蓬勃兴起,年出栏万只以上的养殖户已有4户。

万亩竹海、十里荷塘……刘大革满怀憧憬地告诉记者,依托日渐成型的产业,罗湾有了更大的规划——以场镇改造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龙头,以竹、藕两大产业链建设为中心,建设一个集商贸、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景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