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次采访 一生奉献
——记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
新华社记者 隋笑飞 陈 菲

因为10多年前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一次采访,她从此将全部精力和感情投向了这片土地和人民。

10多年里,她19次深入凉山山区寻访资助孤儿,受社会各界委托兴建了3所希望小学,建立了39个孤儿班,努力帮助1500多名学龄孤儿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她就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

1997年,张俊兰参加“中国百名记者志愿扶贫团”,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采访,在目睹当地的贫困后,她把全部感情集中在采写上,系列报道“凉山纪行”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读者纷纷将钱款寄往报社,希望能够帮助山区贫困儿童。

张俊兰与报社商议,决定在凉山建一座希望小学。1998年8月,一座崭新的校舍矗立在凉山的山地上,300多个穷苦的彝族孩子告别昔日破旧的教室,坐在了温暖明亮的教室里。

此后,张俊兰一次又一次走进凉山。凉山高山险壑,一年四季自然灾害不断。张俊兰在奔赴凉山工作途中时常遭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路基塌方。有一次,冒雨进山途中汽车失控,险些跌下悬崖。即使在母亲患癌症的两年多时间里,她也曾多次往返于凉山和母亲的病榻间。

(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