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社会转型
——夏季达沃斯论坛解读中国“十二五”规划
本报记者 牛 瑾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上的举措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在第五届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分论坛上,与会嘉宾把焦点集中在中国“十二五”规划,就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也就此传递了中国会灵活务实保障“十二五”规划有效实施的信号。

“中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经济增长速度,只是一个预期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计划。在制定的时候,中国就明确了规划要在一个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实施。要保持规划实施的有效性,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就作了适当的调整,从去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我认为,中国一直在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来保障‘十二五’规划的有效实施。”张晓强说。

当然,在“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中国也面临很多挑战。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认为,挑战主要来自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立覆盖全国的保障性体系、教育和科技发展,以及生态问题和节能减排等五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还要靠改革。”郭树清强调。

对于中国如何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张晓强的回答则是,“我们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增长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重点的改革领域和方向,各有关部门和相关机构据此再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比如金融领域如何深化改革、价格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等等。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案,再加上进一步的扩大开放,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很多目标就能够比较好地实现。”

“十二五”规划不仅是国民经济的规划,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划,这就涉及社会转型的问题。《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表示,除了经济体制改革,还要进一步加快社会转型。

张晓强指出,在经济发展加快的同时,社会事业严重滞后,这是现实。所以在“十二五”规划中,除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收入增长的需求外,对教育、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张晓强说,“我们强调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二五’时期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小康社会的内涵很丰富,包括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健康发展、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等等。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必须坚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