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江干线下游航道深水化,极大地释放了长江航道潜力,带动沿江经济发展——
长江航道:一寸水深一寸金
本报记者 郑明桥 通讯员 宁晓东 王取发
“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发展战略实施以来,长江航道部门进一步拓宽航道,加深、加宽后的下游航道,往来船舶都是万吨级以上的海轮。 陈宝平摄

“十一五”期间,长江下游航道进一步“深水化”,先后实现了3万吨级海轮直达南京,5万吨级海轮直达太仓;“十二五”期间,长江下游航道继续大提“深”,12.5米深水航道将上延至南京,黄金水道的“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依托长江航运,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充分发挥着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效应。近些年,随着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内河水运优势不断凸显,沿江城市对提升长江运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2005年,长江干线航道芜湖至南京段维护水深首次由5米提高到7.5米;2009年,“芜南段”航道水深又提高至9米;今年7月,长江航道局决定第三次提高该河段航道的维护水深,最高提升至10.5米。

深水航道不断上延

“以12000吨级船舶为例,过去我们只能装到9000吨,现在航道水深提高后,可以满载,效益大概能提升25%!”“芜南段”航道维护水深提升后试航当日,芜湖港码头人头攒动、大船云集,安徽省马鞍山市华远海运有限责任公司海务部经理许玉保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

自2006年交通运输部提出“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发展战略以来,长江航道部门进一步拓宽航道,加强沿岸基础设施建设,“深下游”的成效不断显现。

“十一五”期间,长江航道部门加大了对长江下游河段的治理力度,先后实施了张南、东流等航道治理工程、10.5米深水航道上延工程、太子矶炸礁工程以及马当沉船打捞工程,使下游航道实现了“深水化”。南京以下航道水深与长江口深水航道同步衔接,达到10.5米,太仓以下航道达到了12.5米;今年以来,南京以下10.5米深水航道再次向上延伸至芜湖。

与此同时,长江水运数字航道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2008年,中国内河第一段数字航道在长江下游南京至浏河口建成,实现了基于电子航道图的航标遥测遥控、船舶导航和船舶监控;2009年,长江干线2688公里电子航道图全面建成,为长江航道全线实现数字化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内河航道管理的新篇章。

长江干线下游航道的深水化,极大地释放了长江航运潜力。实现了3万吨级海轮直通芜湖,5万吨级海轮直通太仓;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全天候进出长江口,第五、六代集装箱船和10万吨级散货船及油轮乘潮进出长江口,下游航道通过能力提高13548万吨。

调查显示,“十一五”期间,船东对长江航道维护、航道行政管理、航道信息服务、航标管理的满意率总体保持上升趋势,2009年达到86.3%,超过长江航运船东满意率总体满意度。

7月14日,《“十二五”期间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正式发布。未来5年,长江航道局将着手加快南京以下福姜沙、通洲沙、白茆沙等重点浅险水道的治理,到2015年,将开通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到2020年,12.5米双向深水航道也将上延至南京。

下游沿江产业带兴起

多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兼借江海两带的资源、产业和政策之利,“以港兴市”,迅速崛起。随着新一轮经济发展需求与运力紧张的矛盾凸显,该地区对挖掘长江航运能力,利用“黄金水道”效益的呼声日益迫切。

长江南京以下10.5米深水航道向上延伸101公里直至芜湖,至此,长江深水航道达到438公里,约占整个长江航道的七分之一,3万吨级海轮在洪水期可驶抵芜湖港。

据了解,芜南段航道全长101.3公里,沿线城市是长江中、下游电煤以及我国经济腹地货物的重要中转枢纽。近年来,该航段内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煤炭、石油、矿石等大宗运输货物显著增加,外向型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外贸货物和集装箱运输持续高速增长,运输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明显,进江海轮密度不断增加、航线延伸。为最大限度满足该段航道水运发展需要,更好地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长江航道部门分别于2005年10月、2009年5月两次提高了该航段的航道维护尺度,使维护水深由4.5至5米提升到了7.5至9米。

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立了安徽省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发展布局。为适应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安徽皖江城市带的建设需求,长江航道部门再次提高了该段航道维护尺度,使该航段中水期维护水深达到9米,洪水期达到10.5米,可使1.5万吨级江海直达船单船载重量提高2600吨。

一寸水深一寸金。据统计,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太仓后,今年一季度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2.2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30%;货物吞吐量完成2250.8万吨,同比增长38.58%。据长江航运经济研究所测算,“芜南段”航道维护水深提高后,到2015年,可提高通过能力8400多万吨,增加航运效益10亿元,带动沿江地区GDP增长43.64亿元。在此基础上,太仓和芜湖港成为江海中转港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

“占全省47%的面积、80%的地区生产总值、79%的财政总收入、92%的进出口总额……”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王昌保看来,江苏沿江流域之所以具有今日之地位,长江航运功不可没。他认为,深水航道深水化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能够更大程度地利用沿江岸线资源,满足江苏直接对接国际市场的需求,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沿江地区集聚,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

12.5米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后,“江港”变“海港”,带来国际远洋“一程直达”运输深入长江约400公里,平均每年可节约直接物流成本近90亿元,可直接拉动沿江地区新增GDP约21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超过43万个。

“江苏直接对接国际能源、化工、原材料和产成品一级市场,物流成本显著降低,能加速航运、物流要素向沿江临港地区集聚。”江苏省社科院章寿荣研究员认为,通过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更为经济、更为便捷的运输、物流、贸易、商务等综合服务,还可以促进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

目前,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已形成以汽车、钢铁、医药、石化、丝绸、电子、金融和信息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沿江投资吸引力增强

航道“深水化”还大大改善了长江下游的投资环境。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被看好的外资进入地之一,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占到全国的47.8%,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00多家在此投资落户。

上海化工区的30家企业几乎全是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金额超过了80亿美元,世界三大化工巨头英国石油、德国拜耳和巴斯夫公司都在该区内集聚投资;落户苏州的世界500强企业也已逾100家,开办的项目已达到84个,其中大半为投资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总投资额近50亿美元;无锡通过吸引世界一流跨国公司参与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进驻无锡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达52家。

与此同时,大量高新产业在长江三角洲集聚并形成规模。

在浙江,“块状经济”的产业集群数量多,整体规模大,具有显著的集群效应。在浙江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多个产业集群。

上海则初步形成了松江、青浦、张江、漕河泾的微电子,嘉定的汽车制造,宝山的精品钢材,金山的石油化工等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在上海北郊,精品钢材及延伸产业集群已成规模,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宝钢与上钢联合重组,使200多家实现从冶炼、轧钢到各式型材的产销以及非钢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研发中心,聚集在以宝钢为龙头的钢铁产业链上。

此外,还有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兴城市沿江崛起,江苏靖江市就是其中之一。

依托长江优势,近年来,靖江在沿江构建了船舶、金属材料、粮食、木材、能源石化五大主导产业。如今靖江已是全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基地,从这里驶出的船舶占全球的4%、全国的13%、江苏的40%。目前,靖江拥有新世纪造船、新扬子造船、东方重工等主力船企,去年完工量800万载重吨。在主力船企的辐射带动下,安泰动力船用柴油机、格菱动力船用锅炉、亚星船用锚链等60余家配套企业集聚发展,使靖江船舶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专家表示,长江经济带依托发达的大中城市,已经形成了长江高科技产业走廊,未来这一区域将成为中国生产力创新、提升的战略基地。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