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蔗农心里“甜蜜蜜”
本报记者 陈发卿
海南省儋州市峨蔓镇片石村的蔗农从市科技局工作人员手中领取免费化肥。本报记者 陈发卿摄

“今年的甘蔗长势真好,年底定会有好收成。”片石村党支部书记陈圣伦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有了科技人员的田头服务,蔗农们的心里可“甜”了。

8月底,记者随海南省儋州市科技局副局长余常汝冒着酷暑来到峨蔓镇片石村,了解蔗农们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参加了市科技局设在片石村的农业科技“110”示范点揭牌仪式。峨蔓镇农民为此编了一首山歌:“惠农服务新规定,特设科技服务亭;生产问题要解决,首选科技110。”

余常汝告诉记者,今年初,儋州市科技局按每亩甘蔗3斤化肥的标准,给结对帮扶的片石村和多美村蔗农免费发放10吨甘蔗专用肥料,帮助11个自然村的755户农民发展甘蔗种植6139亩。市科技局今年5月在片石村委会建立农业科技“110”示范点以来,已多次为农民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由市农技中心专家颜为壮为蔗农们讲授干旱地区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提供技术指导。

记者了解到,儋州市科技局农业科技“110”是为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对科技的新需求,借鉴“公安110”快速反应机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和服务方式成立的,由指挥中心、专家团、服务站三部分组成,以科技服务农民为宗旨、以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服务热线为纽带、以数据网络为基础,致力推动信息在广大农村的低成本、高效率传播,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衔接。

儋州市自2004年建立农业科技“110”以来,共建立了22个农业科技“110”服务站,覆盖全市17个乡镇。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市科技局将农业科技“110”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结合起来,创造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获利”的科技服务新模式。农业科技“110”技术服务到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农产品销售等各种服务,并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举办技术培训班,使农民了解掌握了橡胶树割制、瓜菜种植、热带水果种植、畜牧养殖等新技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儋州市农业科技“110”累计接受农民求助和咨询电话1万多次,培训农技人员和农民2万多人次,受益农民达6万多人次,各服务站农资销售额达1250多万元。

今年上半年,儋州市投入73.6万元用于服务站的改造升级和农业科技“110”的技术培训,其中市财政投入21万元,企业投入52.6万元,新建服务点1个,升级改造了光村、木棠等5个省级标准服务站,升级远程病虫害诊断系统,配备数码相机、电子显示屏、摩托车等,提高了服务站信息化服务水平,受益农民达8万余人。

此外,儋州市科技局还在全市推广橡胶树割制新技术、橡胶树死皮治疗复割技术、橡胶防雨帽割胶技术、胶林下种植魔芋技术、3G网络和WAP平台信息技术等6项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木薯新品种华南10号和11号、花生新品种汕油199及珍珠红、甘蔗新品种福农15号和粤糖53号、黑番茄、西印度樱桃、黑皮冬瓜、魔芋等10个新品种,并为全市农民举办了63期各类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近万人次,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