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小警务室 深深鱼水情
本报记者 石 伟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奎霞村地处大海边,全村3500多人,村警务室设在村委会办公楼内,面积不足60平方米。

上午8时,记者走进奎霞村警务室。门口摆放着几排椅子,30多个村民正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着,气氛轻松活跃。驻村民警黄志军则坐在村民中间,一边记录着大家提出的问题,一边解答大家的疑问。记者从村民林长火口中得知,原来,这里正在召开每月一次的“警民恳谈会”。

“我母亲的二代身份证还没办,但她已经70多岁了,行动很不方便,要怎么办理?”村民林泽连问。

“请把您母亲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报给我,我们会派车接她来派出所办理,办完了再把她送回家。”黄志军回答。

“村里流动人口太多,经常有不认识的人在家门前转悠,很不放心。”村民黄玉玲说。

“是啊,我们家的鸭子前两天被偷了6只,这可怎么办哦。”另一位村民附和道。

……

恳谈会开了两个多小时,村民们就环境卫生、治安、法律事务等问题反映了情况,提出了建议。对村民反映的每一件事情,黄志军都现场记录并解答。记者发现,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恳谈会:没有设主席台,没有摆桌签,谈话不限内容,不限对象,村民要听就听、要讲就讲、要走就走。“现在村民参加警民恳谈会就像平时看热闹、拉家常一样,只要一招呼,大家就聚到一起畅所欲言。”黄志军说。

恳谈会开完后,黄志军告诉记者,住在村东头的郑乌娇老人与13岁的孙子一起生活,家庭经济困难,他准备过去看看。说话间,黄志军拎起一袋大米和一桶花生油出发了。

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村间小路,绕过几座无人居住的老石头房子,记者跟随黄志军来到了郑乌娇老人的家——一间简陋破旧的石头房,屋里没有风扇,没有电视,没有冰箱,只有一个灶台、两副桌椅和两张木床。

黄志军的到来,让老人激动不已:“太感谢你了,每次来都带这么多东西。”老人告诉记者,边防所的战士们隔三差五就来看望她,每次都送来食品和生活用品,还帮她申请了低保补助。

走访慰问困难户,是黄志军每天的必修课。“老百姓最实在,你为他做点事,哪怕是一丁点小事,他都会记得。”他感慨地说。

午饭过后,黄志军回到警务室,对上午恳谈会的笔记进行整理归档。“下午有两个村民要来这里视频会亲,设备还得调试一下。”黄志军对记者说。

“视频会亲是个什么活动?”看到记者一脸疑惑,黄志军笑着说:“就是通过QQ视频让身处两地的亲人见面聊天,这是我们去年开始实施的一项便民举措。”原来,奎霞村常住人口中30%的人都有亲人在海外,80%的青壮年常年在外务工,很多人一年到头都无法与家人团聚。为此,他们在警务室里开辟了一个“视频会亲区”,配备了专用电脑,随时为村里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无偿服务。

下午2时许,村民林明财和林荣伟如约来到警务室。“过中秋节了,想看看在外工作的孩子,问一下最近的生活情况。”林明财告诉记者,以前跟孩子只能电话联系,一年到头见不上一面,现在警务室里有视频,还能对话,很方便。黄志军告诉记者,警务室打算多配备几台电脑,好为更多的村民提供服务。

采访感言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的泉州公安边防支队溪东边防派出所奎霞村警务室蹲点采访,片区民警爱民、助民的行动以及深深的警民鱼水情,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下午6点多,早已过了下班时间,而民警黄志军还在工作,他背起背包,准备去几户村民家里走访。他说:“这里的村民主要从事海上种植,白天基本到海上作业,只有傍晚时候才会在家。”正是有了黄志军这样一批基层边防官兵的无私奉献,才有了老百姓的和谐生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