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聚群众智慧 共建美好家园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新疆精神”大讨论、和田地区于田县“六史”教育宣讲活动综述

本报记者 姜 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和和田地区于田县,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把主题教育活动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中,融入改善民生的实际行动中,让“新疆精神”和“六史”教育进入千家万户和各阶层、各群体中,并进一步内化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集聚全区各族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天山区围绕“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12字精神,突出大讨论的内化过程,通过“听、谈、讲、看、写、行”等方式,深入开展不同层次的大讨论。目前,天山区25个党委、20个区属派出党工委、58个党总支和764个党支部负责人,听取了市党校的专家与学者就“新疆精神”大讨论的授课。全区各级党组织邀请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等“三老”人员,以及支边青年、革命老前辈谈变化、思感恩、忆传统,先后举办了近800场次的“新疆精神”大讨论,召开不同形式的座谈会726场,不同形式的研讨会50余场,各族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26166篇,做到“新疆精神”大讨论“纵到底、横到边”。

天山区还结合入户宣讲,组织了209名各族宣讲员,以面对面的宣讲方式,面向各族群众开展了讲团结、讲稳定、讲发展、讲政治、讲政策、讲变化的“六讲”活动,帮助各族干部群众准确理解“新疆精神”、主动培养“新疆精神”、自觉弘扬“新疆精神”。天山区132名基层领导干部,先后分11个批次,赴内地省区市学习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扶贫帮困、民生改善、招商引资的经验。通过“看”转变观念取真经,积极做到后发赶超。

在“新疆精神”大讨论中,天山区各社区、村庄把“新疆精神”大讨论与新农村建设、和谐社区创建和文化建设相结合,运用报告会、演讲、文化演出、群众说唱和弹唱、居民联谊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载体,让“新疆精神”大讨论活动真正落到实处。目前,天山区在“新疆精神”大讨论中,各级党组织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实事达8603件,解决群众诉求达381件,化解各类邻里纠纷达112起,使“新疆精神”在为群众的服务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在于田县,已经开展了3个月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和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六史”教育活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于田县以“六史”教育电视讲坛为载体,同时充分发挥干部教师宣讲队、牧区马背宣讲队、返乡大学生宣讲队等各类宣讲队的优势,在县乡村实行“三级联动”,开展面对面宣讲,激发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坚定了各族群众齐心协力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在宣讲内容上,于田县围绕“民生建设年”,结合建党90周年,广泛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广泛宣传天津援于以来的发展变化,让宣讲更贴近群众生活,更具感染力。针对重点人群,于田县采取不同形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在学校,于田县把“六史”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展党的历史和新疆历史进课堂,推动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思想入脑入心,并组织暑期返乡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各种形式集中学习“六史”教育内容。在乡镇、农村和社区,于田县充分利用基层文化阵地,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百日乡村文化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把“六史”教育融入到群众性文化活动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