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书展是全球最大的图书博览会,被公认为是世界出版人的奥林匹克。每年的金秋10月,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位展商将带着新出版的30多万种图书汇集到这里,同时也将有近30万读者到这里参观。
德国不是世界最大的出版国,德语也不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但多年来,法兰克福一直举办着世界规模最大的书展。而且与德国举办的其他展会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参展商有一半以上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这究竟是为什么?它有什么魅力能够让世界各国的大腕出版商,包括广为流行的英语、法语和汉语界的出版商为其倾倒?根据记者多年考察和体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倡导开放性。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不同的文化不仅可以并存,而且相互影响。书展的举办者——法兰克福书展会展公司一直秉承开放办展的精神,向世界各地的书商们敞开大门。有人说,书展对举办者来说,毕竟是一种商业行为,他只提供舞台和场地,演戏是出版商的事。戏演得好不好,全看出版商的本事。但法兰克福举办者多年来兢兢业业维护品牌和口碑,的确实现了多方共赢。
其次是突出文学性。这也是法兰克福书展取得成功的诀窍之一。推销本国的文化或提升本国的软实力,文学是最好的途径之一。世界各地的出版商大都带着知名的作者一起出现在书展的舞台上,其中不乏世界著名的文学家。通过报告会、朗诵会、作者与现场观众之间的直接沟通与问答等方式,拉近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名作家报告会、朗诵会、座谈会和研讨会,每届书展都有两三千场。这种名人效应让法兰克福书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三是注重实效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搭文化台唱经济戏。书商们在这里不仅仅是简单的展览图书,更重要的是进行版权交易。正是由于促成了采购商与出版商的结合,让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图书交易市场,每年在书展上达成的版权交易占当年世界版权交易总额的75%以上。
第四是形成专业性。组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家书商同时参展,不仅对专业技能有很高要求,还需要很强的斡旋能力。数千名展商、大量的作家和近30万参观者,在展出的5天之内全部集中在6个展厅,确实需要极强的设计、运作和管理能力。法兰克福书展因此特别注意培养精干的管理队伍,使他们既要坚持办展的宗旨和原则,又要让各方满意。可以说,法兰克福书展的成功离不开一个高效率的运作团队。自1949年以来,书展已连续举办了62届,并先后邀请了几十个国家担任书展的主宾国。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未出现过大的失误。
举办一届书展容易,但年复一年举办同样精彩的书展就需要下大功夫了。法兰克福书展经久不衰,为各国之间的出版文化交流,为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成功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