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城市管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9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
——湖北省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谈城市管理
本报记者 郑明桥

武汉的城市管理措施正让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成果。因为在湖边乱倒渣土,有的工地领到重额罚单,有的区实行“路长制”,加强街面巡查,占道经营被整顿……如何使这里成果能长效化,从根本上破解城市管理的难题,本报记者对武汉市市长唐良智进行了专访。

记者:目前,武汉在城市管理上最大的瓶颈是什么?

唐良智:当前武汉城市管理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相对粗放的城市管理模式与城市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管理模式上,相当程度上仍依赖运动式的突击整治,长效管理、精细管理还不够;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市区之间、部门之间责任边界不够明晰,各环节衔接不够顺畅;在管理手段上,现有的管理方式、技术手段和管理者的技能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

记者:这几年,武汉城市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您认为思想根源在哪里?下一步,武汉将如何创新工作思路,确保收到实效?

唐良智:的确,当前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根本上讲,认识上有误区、思想上有障碍、观念上有偏差。为此,我们提出要“三破三立”。

破除“被动应付、突击整治”的惯性思维,树立“主动作为、长效管理”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搞突击、一阵风、推一下动一下”的惰性思想,推动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努力走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破除“城管太难、怕抓怕管”的畏难情绪,树立“迎难而上、较真碰硬”的开拓意识。坚决克服城市管理“不好管、不敢管、不想管”的畏难情绪,不为工作不力找借口,敢于狠抓严管。

破除“安于现状、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树立“不甘落后、争创一流”的进取意识。坚决克服“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工作态度,树立高标准,追求高境界。

城市管理工作能否收到实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创新思路上下功夫。为此,我们将着力推进“三个结合”,即重点突破与全面提高相结合。二是城管执法与齐抓共管相结合。三是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

记者:现在,武汉发展势头很猛,这期间发展和城市管理的矛盾体现在哪些方面,武汉市如何协调这些矛盾?

唐良智:当前武汉处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正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快速发展与城市管理相对滞后的矛盾也逐步显现。

解决这一矛盾,最根本的就是要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建设是基础,持续大规模地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管理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条件。另一方面,城市管理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营造良好城市秩序、发挥城市功能的必要手段。必须加强和改善城市综合管理,使城市管理更科学、更有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记者:您说过,城市管理的本义是“为了人”,要坚持“以群众为本”。以群众为本的城市管理和以前有些什么不同?

唐良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城市管理的真谛。加强城市管理,必须树立“为民城管”理念,实现从“物”到“人”的转变,城市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内在的感受为标准,去考量城市管理工作的措施、细节和成效,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城市管理工作的本质是提供公共服务,要大力倡导人性化管理,与人民群众一道共管共享。“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城市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崇尚精致、追求完美,使每一条街巷、每一幢建筑,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