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我先是参加了“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之后又参加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在延安期间,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基层群众的勤劳与艰辛。我生长在农村,小时候也干过农活,但这次体验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有一天,老乡带着我们上山割藤条,教我们用藤条编篮子。我们十几个人割了一上午,也就够编3个篮子。等编篮子的时候,我们看老乡们手法娴熟,都以为不难,没想自己动手还真不容易。经过五六个小时的“战斗”,我自己编的篮子诞生了,但手指已经又红又疼。经过和老乡的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从乡亲们的身上学到质朴的品质、勤劳的美德。作为一个新闻人,我要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用心去写好每一篇报道。
如果说去延安的活动,主要是锻炼我们的品质和意志力,培养我们艰苦朴素的作风,那么,“走转改”则是为了帮助我们提升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使我们更好地扎根基层,扎根新闻一线,更好地报道基层的鲜活故事,更好地传达民情民意,回应百姓关切。
走基层,必须沉得下去,才能使采访对象敞开心扉,才能真正抓到“活鱼”。此次蹲点调研,让我深刻体会到“脚底板下出好新闻”的道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走基层中实践“三贴近”,才能采写出富有感染力、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新闻作品。我们每到一户人家,都从话家常开始。采访村民许胜军和杨丽夫妇时,我们甚至跟着杨丽到她上班的地方,跟着许胜军来到地里,一起看萝卜苗的生长情况。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和农民朋友距离更近了,他们也更愿意给我们介绍村里的变化。
这两次走基层活动,尽管侧重点不同,但都使我获益匪浅,成为我新闻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一个新闻人,如果脱离基层、脱离群众,就无法创作出有现实意义的作品;一个新闻人,如果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深入的思考,就不能真正地反映国情、民情。只有踏踏实实地站在广袤大地上、站在人民群众中的时候,我们的根才会扎得更深,我们的心才会更真,我们的路才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