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是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主场馆、大运村和主新闻中心的所在地,这里共有28个比赛场馆和训练场馆,共将产生159块金牌。本届大运会近一半的场馆坐落在这里,一半以上的赛事在这里举办,一半以上的金牌在这里诞生;有一万多名运动员和官员短暂居住在这里,共享欢乐、畅叙友谊。
8月19日下午,在深圳大运会组委会举办的“从远郊到主城——大运使龙岗城市化进程提速10年”新闻发布会上,大运会组委会新闻发言人王梅的发言让中外记者们眼前一亮。
龙岗区充分抓住迎办大运会的历史机遇,在城市环境、市民出行等与市民幸福感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内外兼修,使城区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文明的水平实现新的提升。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筹办,龙岗区变绿了、变美了,国际化元素日益凸显,城区的品质发生了质的飞跃。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深圳大运会主场的地位,不但使龙岗这个曾经偏远的郊区缩短了与主城区的距离,也拉近了它与世界的距离,更使其因大运会而华丽转身,城市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进而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深圳成功申办大运会之后,龙岗将地铁网络、大运场馆等重要设施及其配套工程合理布局,并重点向原特区外倾斜,彻底改变了原特区管理线外龙岗区相对落后的面貌,使龙岗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迅速跃升。
过去,龙岗的主干道路条件差、车道少,市民可选择的出行方式少,交通拥挤,从原特区内到龙岗最快也要一个多小时。交通问题就像一条鸿沟,影响着龙岗与原特区内的往来。如今借助大运机遇,龙岗的交通状况实现了大提速。现在,深惠路改扩建完成,龙翔大道改造完工,水官高速扩建成全国最宽的双向10车道高速公路,北通道、南通道通车,丹平快速通车,70多条“断头路”全面打通。特别是大运专线、地铁三号线的全线开通,真正改变了沿线300万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方式,形成了立体式交通路网。现在的龙岗,正步入交通便利的新时代,大运会让龙岗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文化体育事业后劲十足
经过几年的建设,大运会让龙岗的城区形象和功能发生了巨变。以大运中心为代表的高标准场馆群已成为龙岗的新地标,公园、绿道、商务区一应俱全,大幅提升了城区的生活品质。
既考虑满足大运赛事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赛后的综合开发利用,这是大运会场馆建设始终坚持的原则。大运中心、大运村及区域内的18个大运场馆项目分布广、种类多,不仅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优质保障,还可以在大运会结束后,承接各类体育赛事及大型商业演出,并成为龙岗市民日常健身休闲的首选之地。在这里,有即将落户大运场馆片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院,有赛后进驻大运村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将为龙岗未来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高楼林立,使这里成为深圳人新的居住首选之地;项目云集,使这里成为商业投放、创业起步的新天地。大运会不仅让龙岗居民在家门口亲身感受到12天的精彩赛事,还使龙岗的文化教育事业、居民的生活工作环境和业余文化生活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惠民利民立足长远
大运会促进了龙岗城区环境的大改善。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龙岗对大运场馆周边区域和进入龙岗的4条主要通道、辖区内132条主次干道、大运公园等重要区域进行了绿化提升,整治黄土裸露120多万平方米,建设了97公里的区域绿道,并将深惠路沿线7座立交桥打造成“绿色生态地标”,绿化改造总面积达1500多万平方米,比近10年的总和还多,营造了“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靓丽景象,为城市留下了绿色宝库和高品质的宜居环境,真正体现了“既争一时,更争长远”的理念。
此外,龙岗还下大力气开展城市更新、河流治理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系列行动。通过季节分明、错落有致、色彩缤纷的道路绿化景观,充满创意、简洁明快、富有变化的建筑风情,美轮美奂的灯光夜景和水清岸绿的龙岗河,向中外来客展示龙岗宜居城市的新形象。
在后大运时代,处于珠江口东岸发展轴脊梁上的龙岗,其区位优势、空间优势、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这个与香港、东莞、惠州等城市处于“30分钟交通圈”内的城区,将随着特区一体化、深莞惠同城化和珠三角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真正成为深圳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城区、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区和城市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