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六成城市遭内涝
电闪雷鸣,暴雨如注,8月13日、14日这两天的强降雨创下北京今年夏天最长降雨纪录。气象部门发布蓝色暴雨预警,交管部门也及时发布了交通预警,但人们的出行仍受到影响,多个航班因此延误。
这个夏天,由于暴雨的造访,平日繁华热闹的大城市露出尴尬的表情,现代化的设施、强大的功能、复杂的系统,在一场暴雨的检验下显出脆弱的一面——汽车被淹、地铁停运、飞机延误、交通瘫痪,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这些昔日熟悉的城市接连出现难得一见的“海景”。天气事件以它特有的方式提示着人们气象对于城市建设和运行的重要意义。
“很少见到那样的情景,”家住北京石景山区的王女士提起6月23日那场暴雨至今记忆犹新,“一会儿工夫天昏地暗,刚刚下午四点多天就黑得像半夜。平时40分钟的路程,用了三个小时才回来。”正如王女士感受的那样,这场降雨确实少见。气象部门证实,这是1998年以来同期最强降雨天气,降雨量最大的地区雨量达214.9毫米,甚至达到百年一遇的水平。但是,这个纪录很快被打破。
7月24日,北京地区自西向东再次出现大到暴雨,降雨从白天一直延续到25日上午。截至25日8时,全市平均降雨量为62毫米,最大降雨量为243毫米,超过6月23日暴雨的降水量。
8月9日傍晚,北京再次出现暴雨,受其影响,地铁13号线被迫停运,首都机场多个航班延误。
大家普遍整体感觉,今年夏天降雨偏多,那么今年的降雨属于异常吗?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力富分析认为,这段时间本来就是一年当中雨水最活跃的时期,以华北为例,降雨量超过年平均降雨量的50%;部分地区平均降雨量甚至占年平均降雨量的60%甚至高达80%左右,且降雨多为对流性降雨,强度大,并伴随雷电大风等天气,有时也会出现冰雹,分布也极为不均。今年的降雨从目前掌握的数字看,并未超出正常范围。
而城市内涝的发生,并非今年才频现,也不是北京所独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全国六成以上的城市发生过内涝。
仅有预报是不够的
那么,为什么今年的降雨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多发、频发趋势,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密集,城市对灾害的敏感度正在增加是重要原因。
对于今年一轮轮强降雨给城市带来的影响,大家深切体会到天气条件和气象服务对城市的重要意义。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增多,“若干年一遇”接连出现,给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气象部门为满足新的需求正在不断改进服务。
以北京6月23日出现的强降雨为例,事实上,早在6月22日下午,北京市气象部门就提供了服务和预报,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进式的、滚动式的服务。虽然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大雨仍然给北京“浇了一盆冷水”。由此可以看出,对气象灾害的防御,仅有气象部门是不够的。
面对强降雨,政府应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各相关部门统一调度、科学安排,才能减少灾害,保障城市正常运行。
气象部门开展的应急联动机制在应对天气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6月23日的暴雨之后,北京市各部门对强降雨更是加强了防范,各相关单位严阵以待。
7月14日,暴雨再次来袭,北京市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大雨来临前,降雨预报预警信息传遍全市;排水集团启动一级响应,1600余名工作人员在暴雨来临前到位;地铁公司提前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备足材料防止雨水倒灌,火车站、公交系统也根据气象信息做足相应准备;市公安局交通、消防、巡逻等部门按照防汛应急处置预案,抽调警力,加强重点桥区、主要路段的巡视。所以,在7月14日的降雨中,公众普遍感觉“降雨虽大,影响不大”,也说明城市管理部门与市民在应对强降水过程中共同取得进步。
走出缺水与内涝的窘境
“事实证明,再缺水的城市也有不缺水的时候。”面对汪洋中的城市,有网友发表如是感慨,虽不乏调侃的成分,但也有其合理性。一方面苦于缺水,另一方面又忙于排涝,许多城市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境。
资料显示,全国有400多个城市都极为缺水。对于缺水的城市,集中降雨本应是好事,有“解渴”的作用。就拿北京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来说,水库需要蓄水,地下水需要补充,降雨尤其是大的降雨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降雨可以说十分宝贵。以最近的这次降雨为例,据雨量统计,从13日23时至14日6时,北京东北的怀柔区大水峪水库降水103毫米。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继松认为,这场降水将有利于土壤吸收水分和雨水下渗,对补充地下水大有裨益。
专家介绍,整个华北平原地下水缺乏非常严重,并已持续了十多年,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亏空都非常大,降水对水库蓄水,补充地表水都非常有价值。如何把宝贵的水资源留住,同时不对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化害为利,十分重要,需要科学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
鉴于今年的城市水患,公众普遍认为应增加排水管道等“地下工程”的建设,但这只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从北京这几次降雨积水程度看出,即使气象部门的预警得到了及时响应,仅靠调度抽水设备等措施,也很难从根本上缓解水患。
有专家认为,从排除内涝的角度讲,不能仅靠下水管道来排泄,比如在一些居民小区或街道铺设漏水方砖,就不但可以迅速泄水还可有效补充地下水;在社区的楼门前设置承接雨水的储水罐,就可以用来灌溉小区的花木绿地;稍微改造一下原有的雨排管道,就可以大量补充景观湖用水,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可美化环境,还能让可能形成灾害的雨水得以有效利用。
不仅如此,为有效防御气象灾害,趋利避害,城市建设中应更多引入气象因素。当前,中国气象局正在积极推动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规定,“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等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
暴雨为何难预测
暴雨预报是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目前,发达国家的预报准确率在20%至30%,我国还达不到这个水准。
究其原因,首先是对暴雨的形成机理认识不深。大气运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暴雨的内部结构和形成机理极其复杂,虽然我们知道暴雨的形成必须具备充足的水汽、强烈的上升运动和大气不稳定层结等必要条件,但不可能每一次暴雨过程的大气运动都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特大暴雨。它由大到几千公里、小到几公里的多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产生,且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性特点,其发生、发展规律目前还不能完全掌握。
其次,现有的暴雨预报模式还不够完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和各类新型气象资料应用能力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气要素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
加之,现有的气象观测网尺度大,高空观测站相对较少,一些局地性灾害性天气由于监测站网的密度不够,往往捕捉不到,即使卫星云图可作补充,但范围过大,不足以反映高空暴雨结构。
此外,天气预报属于诊断预测科学,对天气情况进行诊断预测,其准确性随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认识的进步呈逐步精确趋势,准确率虽不断提高但难以做到完全准确。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在中尺度暴雨形成机理、暴雨监测预警技术、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相继推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能在业务中较好应用的科研成果。
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气象部门24小时暴雨预报平均准确率近10年提高了2%。 文/韩 霁 陆 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