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艺术品投资与收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8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锦官城的古韵文香
——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素描
本报记者 喻 剑
图为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明清街仿古建筑。 喻 剑摄
送仙桥古玩艺术城的某画廊内,店主正与藏家进行交流。 喻 剑摄

市场档案

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

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坐落在闻名遐迩的成都青羊宫、杜甫草堂、百花潭和文化公园之间,与四川省博物馆临街呼应。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浣花北路22号。

特色:巴蜀文化浓厚,主营字画、钱币、邮票、珠宝、唐卡、陶瓷器、竹编、骨雕、刺绣、家具、旅游用品、文化用品等。

开放时间:每日开放,周三、周日为赶集日。

洋洋大观聚珍品

从青羊宫沿浣花溪往西几百米,浣花溪与磨底河交界处,即是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屹立桥头,倚磨底河而建。再往西,即是闻名遐迩的杜甫草堂与四川博物院。这一片区域,同属成都浣花文化风景区。

周日的上午10点,古玩城的淘宝客已经络绎不绝。三五成群的藏家与游客,在一件件古旧器物、一幅幅名家字画、一张张怀旧海报前驻足停留。在蜀绣坊,几位老太太正在为儿女的新居挑选蜀绣屏风。绣着熊猫、飞天、雄鹰的蜀绣屏风价格不菲,多在千元以上,却是营造中式家居风格的首选。字画藏家径直走向熟悉的古玩店铺,压低嗓门,用行话询问新到的作品价格。普通藏家爱在河岸一溜的露天摊位上淘宝,或是坐在凉棚下,悠闲地喝茶摆起“龙门阵”。

成都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主楼上下3层,分为古玩、瓷器、字画、工业品、明清家具等5个区,大小铺面1000余家,年成交额约2亿元。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古玩艺术城,在送仙桥,你可以买到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古旧物品——珠宝玉器、文房四宝、金石字画、古旧书籍、古今家具、编织艺术、手绣蜡染、紫砂奇石、乌木根雕……那些陈列在专门店铺里、充满红色记忆的物品——毛主席像章、军用背包、红五星帽子、红色语录,则成了收藏者的“新宠”;具有鲜明藏族特色和浓郁宗教色彩的唐卡、藏饰与铜器等,也在民族艺术品专卖店里熠熠生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在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开了个蜀绣工作室,近30平方米的铺面,陈列着上百件蜀绣屏风、挂件——《芙蓉鲤鱼》、《银杏熊猫》、《九寨秋色》、《红荷鹭鸶》……作品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掺色柔和、虚实得体、栩栩如生。游客徜徉在蜀绣精品间,驻留良久,啧啧赞叹。郝淑萍告诉记者,她管理的蜀绣产业,目前年产值已超过300万元,其中位于送仙桥古玩艺术城的工作室,营业额占全部蜀绣卖场营业额的70%。

在古玩艺术城的另一端,记者还见到了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渠县刘氏竹编的产品销售点。摆放在展柜里的所有竹编器具、匾额均是全手工竹编,从古朴的大件瓷胎竹编到全套功夫茶具,再到成系列的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店员告诉记者,每一件产品都由薄如蝉翼、细若发丝的各色竹丝线编制而成,十分精巧细致。

稳健经营谋发展

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送仙桥古玩艺术城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招商入驻阶段。成都民间收藏活动活跃,但早年的古玩艺术品交易属自发形成,交易市场散布城内各处。直到2004年,送仙桥商铺租罄,规模化、集中化、固定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交易场所才得以最终形成。二是巩固发展阶段。管理方开始对商家经营门类进行甄别与限制,着力引进经营信誉好、知名度高的机构,如四川省文物总店、成都市文物总店等,打造市场品牌影响力。另外,通过建立与完善相关制度,加强了市场管理。三是创新发展阶段。为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管理方近年来引进扩充了珠宝玉器类商户,并开辟了周三与周日旧书画专营集市,今年10月又将推出精品展厅。今年底,市场还将设立古玩艺术品交易所,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发掘古玩艺术品自身价值,促进本地古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成都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张庆认为,经过12年的发展,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已经汇集了四川本地专业程度较高的经营商家与相对稳定的客户群,市场可售艺术品涵盖高、中、低端,门类较齐全,艺术品流动性在我国西部地区首屈一指。

近年来,送仙桥古玩艺术城还通过举办民间艺术博览会、全国剪纸博览会、中华古玩艺术品博览会等展会,在全国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张庆表示,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已经成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也是集中展示、展演、展销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收藏品的服务中心,并成为四川省乃至我国西部地区的古玩艺术品价格形成中心。

如今,漫步在送仙桥古玩艺术城,随处可见石钵马槽金鱼缸、遛虎皮鹦鹉的老人、人声鼎沸的茶馆和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衬着流水悠悠的磨底河和垂柳依依的两岸,透出令人惬意的悠然古朴。在这里,巴蜀文化、民族特色文化、市井休闲文化与田园风光互相融合,相得益彰,于商贸流通之地形成独有的古韵文香。

巴蜀书画传馨香

画家龚志龙在送仙桥古玩艺术城开了家画廊。周末午后,陆陆续续地,画廊里迎来几名神态悠闲的中年人。“老板,有没有刘朴早期的(作品)?”其中一人问道。龚志龙微笑着点头,随即取出作品,在台前徐徐展开,是一幅诗意盎然的中国山水画……

龚志龙收藏当代画家刘朴的水墨画已有10年之久。他告诉记者,在成都,知名画家的作品通常通过3种渠道流通:画家推广、藏家出让、拍卖行交易。在龚志龙画廊的几个小时里,记者还见到了两名前来拜访的本地画家。他们闲话家常,期间聊得最多的是书画市场最近的成交和作品推广情况。在送仙桥古玩艺术城,这样的画廊有几十家,已俨然一处本地画家“沙龙”。

书画作品发轫于本土文化,群众基础深厚,常常最能代表古玩艺术城的本地特色,也因此成为各地古玩艺术城流通量最大的艺术品之一。张庆告诉记者,在成都,八成以上的收藏家都是以收藏中国书画为主的。

在送仙桥,中国书画通过画廊与拍卖行、画廊与经纪公司、藏家与藏家、藏家与画家之间交易,数额庞大。一家规模不算大的画廊,去年底组织过一次精品国画展,当时就卖掉了近400万元的画,“几乎是抢购一空”。

近年来,伴随着艺术品价值的回归,书画作品价格在市场上步入快速上升通道,这直接带动了成都本地画派的复兴。龚志龙说,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巴蜀画派,如今在省内外市场上很活跃,正在迎来快速发展期。

巴蜀画派以画风婉转细腻、设色丰富秀润、勾线纤细飘逸著称。与燕赵画派浑茫苍厚,用笔豪壮,用色多水墨、焦墨形成对比。民国时期所说的“南张北溥”,南即四川张大千,北即河北溥心畲。今天,在成都本土作品中,每平方尺万元以上的“蜀中四老”(即吴一峰、岑学恭、赵蕴玉、黄纯尧)等人的作品,数千元一平方尺的李行百的花鸟、谢临峰的山水等,都受到藏家喜爱。

作为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人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书画作品,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在成都,书画收藏的普及程度较高,既有收藏了单幅价格千万元以上名作的大藏家,也有众多收藏千元级作品的普通藏家。

借着送仙桥古玩艺术城这一平台,巴蜀画派作品得以广为传扬,传统工艺技术得以代代继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