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院士生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工程院院士、血液学专家王振义——
淡泊耕耘有大爱
本报记者 王志羚

王振义,我国内科血液学专家,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24年11月生于上海,江苏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科技奖和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他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研究体系。1988年,他在《Blood》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全反式维甲酸临床应用论文,引起国际血液界强烈震动,并由此掀起诱导分化研究的新高潮,截至2010年5月,该论文被广泛他引达1713次。2000年,上述论文作为1981年至1998年全球引证率最高论文之一,获年度最佳被引证文奖;同年,美国《20世纪具有标志性血液学论文》一书,收录该论文为全球百年86篇最具有影响的代表论文之一。

他共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技奖共23项,自1980年以来发表论文320余篇,主编专著5部,参加编写著作17部。其中与陈竺一起主编的《肿瘤的诱导分化和凋亡疗法》一书获国家出版一等奖。

他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其中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年度最高科技奖的获得并没有改变王振义每天的生活作息。早上8点45分,这位87岁的老人会准时出现在上海瑞金医院的办公室里,阅读来自病人和单位的信件、专业杂志和文献,去病房参加会诊。中午11点45分,被他称为“托儿所班车”的单位小车会来接他回家。午休后,整个下午,他都会做“家庭作业”。“做家庭作业就是为了更新自己的知识。”令人称奇的是:全套作业由他自己包办——从互联网查文献到文稿的字体、颜色。

每周四,他主持的“开卷考试”式病房会诊如期举行。7月14日的“考试”主题是毛细胞性白血病,这是一种很少见的白血病,现在文献上又有了新见解。“癌细胞从哪里出来?为什么有这么多种类,如何区分?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是怎样的?这次‘考试’主要是解决这些问题。”王振义给记者讲解道。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老者,60多年的光阴里王振义一直耕耘在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领域。他用一位医学家、教育家甚至是哲学家的智慧在医学史上留下了传奇一页。

潜心耕耘破难题

王振义并没有为这种治疗方案申请专利,他说,“这个方法推广了,病人得益了,我就满足了。”

在倾注毕生心力的血液学领域,王振义做出了3个突出贡献:一是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二是确立了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典范;三是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的前身)担任住院医师。1953年王振义开始从事血液病诊治工作。通过阅读卷帙浩繁的文献和大量实践,他成功确立了血友病检测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解决了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其后,鉴于国内缺少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他与夫人谢竞雄合译出版了《出血性疾病》一书,这是当时国内在这方面惟一可供参阅的书籍。

很快,一个重创打破了王振义研究道路上的平静和顺利。1959年,领导安排王振义负责白血病的病房工作,希望在短期内攻克白血病。王振义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病房工作,可在短短半年内,病房收治的60名白血病病人全都去世了。“这件事让我明白,光有雄心壮志是不够的,必须遵循科学规律。”此后,王振义便将主要精力投向白血病的研究治疗。

当时,临床治疗白血病主要是通过化疗杀死白血病细胞,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同时也会杀死对人体有益的细胞,而且治愈效果不好,死亡率高。在阅读大量国外研究成果之后,深受儒家哲学思想影响的王振义决定尝试诱导分化:把恶性白血病细胞转化为良性细胞。不久,他的研究组证明,全反式维甲酸在体内可使新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我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5岁小女孩,她患的是晚期APL,出血严重,家人已经绝望了。我用新疗法治了7天后,她的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王振义回忆道。

1988年以王振义的学生黄萌珥为首的研究组总结了24例APL的治疗结果,23例完全缓解(CR)。他很快将该疗法向国内外推广。国际著名癌症研究权威Richard教授称这一研究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随即,国外纷纷采用该疗法,并证实该治疗方案可使APL获得早期完全缓解。国际著名癌症专家Warrell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这一结果为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树立了典范” 。

但是,王振义并没有为这种治疗方案申请专利,他说,“这个方法推广了,病人得益了,我就满足了。”

在有效缓解治疗APL的基础上,王振义率领团队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发现联合应用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APL,可使5年生存率上升至95%,从而使原本凶险的APL成为第一种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国际血液学界将此方案誉为“上海方案”。在临床治疗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王振义又率领课题组对APL发病和治疗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APL是一种针对致癌蛋白分子的治疗方法,即“靶向治疗”。王振义团队的研究成果开拓了人类治疗肿瘤的新途径。2009年,美国“临床指南(NCCN)”将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定为规范性治疗方案。

当记者问及分化疗法的前景,王振义显得非常理性。他认为,全反式维甲酸并不能简单套用于其他肿瘤的治疗,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年攻克白血病’的口号提出40年了,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攻克。要看到,治疗白血病不能空喊口号,要有科学分析,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反而感到完全攻克的时间越来越不好确定。”王振义告诉记者,“大方向是可以攻克的,但途径是不同的。一种肿瘤的原因好比是一把锁,我们不了解这把锁,也就不知道用什么钥匙去开。所以研究还是要艰苦地探索下去。”

淡泊明志怀大爱

“病人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病人的痛苦是医生毕生研究的动力。”

1996年,王振义主动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学生陈竺。

“对事业要不断追求向上,但对自己应该看得淡泊。”王振义边说边比划出一个抛物线的动作,“你觉得哪一个时间可以发挥作用,你就在那个时候做,你觉得不能再发挥作用了,就请有能力的年轻人来。”王振义认为,每个团队的发展都会遵循抛物线的走向,从弱到强,到达顶峰时如果没有及时交好班,团队就会衰退。因此,为了事业的上升,必须及时交班。

说到他的得意门生陈竺、陈赛娟两位院士,他一再强调他们的成就靠的是自身的天赋和努力。殊不知在对两位爱徒的培养中,这位老师展现了大爱之心:共同发表论文时,他打破论资排辈的惯例,坚持把他们的名字排在前面;力荐他们去法国留学,在时机成熟时让贤陈竺……“看到学生超过自己,这是当老师最大的欣慰。”王振义说。

2001年,王振义又辞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导的职务。用他的话说就是“生理规律摆在那,不能再误人子弟了”。随后,他又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开卷考试”。每周由临床医生提出一个难题,他负责解答。“开卷考试”前几天,王振义都会很忙碌:上网查资料,研究文献,自己做PPT……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戏称,王老的“开卷考试”已成为瑞金医院的“品牌栏目”,不少进修医生就是冲着这块牌子来瑞金医院的。“不少进修医生问我,您的PPT有专利吗?我说,没有,尽管拿去用!”王振义乐呵呵地说。

“就好像老师帮我们做好了饭菜,我们直接吃。他帮我们省下大量时间,并用他的独到经验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提炼。”王振义的学生、瑞金医院临床血液科副主任糜坚青深感受益匪浅。

1985年,在他决定给那个5岁小女孩使用全反式维甲酸药剂时,很多人并不赞同。因为如果用药不起作用,家属很可能把孩子的死亡归咎于此。而在王振义看来,他宁可承担不利责任也要救治患儿,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总是害怕承担责任,药物投入使用的时间会被无限延后,这意味着更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最终,一句“由我负责”挽救了小女孩的生命,也成就了震惊世界的“上海方案”。直到今天,王振义还在为病人承担责任,每一次查房、会诊,王振义都要负全责。把白细胞消灭到零要用多少药物?消灭坏的白细胞需要多长时间?好的白细胞生长出来又需要多少时间?基于个体承受差异,这些重要判定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而这股巨大的勇气正是源自于他对病人的爱心与责任心。“病人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病人的痛苦是医生毕生研究的动力。”王振义说。

成长之路惠终身

“当一个人去世了,留在人间的并不是他的名,而是他所做的贡献。”

说起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王振义愉快而感慨。

1924年11月,王振义出生在上海。少年时期,王振义就读的震旦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教会学校。在校期间,他有6个很要好的男同学,自称为“7个约翰”,经常在一起游玩,相互学习用法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今年6月,王振义去法国探访老朋友期间还专门去看望了其中的一个“约翰”。

那个时期的语言学习,让从没留过学的王振义说得一口流利的法语。中学时代留给他的另一样财富是对音乐的爱好。“现在,每天下午做‘家庭作业’的时候,我就会把音乐打开,随自己的心情播放曲子。音乐很有利于记忆,也能让我平静。”他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在听的是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而在思念已故夫人的时候,他会默默聆听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

他十分善于向他人学习:小学时,能流利背诵经典的同学是他学习的榜样;高中时,写得一手好书法的同学又是他学习的榜样。背诵经典和学习书法使王振义很好地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后来攻克白血病的研究生涯中,“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的想法正是源于儒家思想的启发。

多年的医学生涯里,勤奋好学的品格也正是王振义取得突出成就的重要原因。在10多次工作调动中,他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掌握新知识。在上海二医大病理生理教研组工作时,他全面学习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免疫学和药理学;在任职中医科时,他努力学习中医中药;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他又向自己的学生——国外学成回国的青年科学家陈竺和陈赛娟学习,钻研分子生物学;直至年过古稀,王振义又开始学习计算机,通过网络掌握血液病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不仅勤奋好学,刨根问底的天性也早在王振义孩童时代显露出来,遇事总爱先问个“为什么”。

王振义7岁那年,祖母不幸患了伤寒,病势凶险。虽然家里请到了一位当时沪上的名医,但限于医疗水平,祖母最终还是没能摆脱病魔。年幼的王振义已经在思考,“为什么这个病不能治呢?怎么会得这个病呢?”这些“为什么”,在王振义心中变成了对医学知识的渴求。

参加工作不久,王振义发现,不少口腔病患者在拔牙等类似小手术后出血不止,原因不明,而且一般止血疗法毫无效果。次年,开始从事血液病诊治工作的王振义依然惦记这个“为什么”。他阅读了大量文献,了解到国外有轻型血友病A的报道,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此外,鉴别血友病A及B也只有依靠这种试验,但做该试验时,需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当时国内还没有这种材料。一向喜欢钻研的他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检测方法。

1996年,王振义被授予求是杰出科学奖,获得了1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当时有人建议用他名字建一个基金,他没有采纳。喜欢问“为什么”的王振义又一次问自己,为什么要把我的名字留在那里?

“当一个人去世了,留在人间的并不是他的名,而是他所做的贡献。”王振义如是说。

图2:上高中时的王振义。

图4: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图5:2003年,王振义(中)接受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赛曼演讲奖。

图6:王振义看望病人。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